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34
作者
单贵莲 [1 ]
初晓辉 [1 ]
田青松 [2 ]
马玉宝 [2 ]
李临杭 [2 ]
陈功 [1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生长季围封; 土壤性状; 草地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为探讨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围封年限,处于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生长季围封(4-9月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发生了一系列演变,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围封7,10,13,20年,土壤0~30cm土层容重显著下降,<0.05mm的粘粉粒含量和孔隙度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显著增加(P<0.05),酶活性增强,以0~10cm土层增加最为明显,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2)典型草原在围封恢复过程中若连续多年刈割利用,容易导致土壤结构再次恶化,土壤质量下降,草地发生二次逆行演替。因此,退化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合理利用问题(如合理的割草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的生物学优化监测与量化评价.[D].赵吉.内蒙古大学.2005, 04
[2]   不同利用方式下羊草草原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LFA分析 [J].
邹雨坤 ;
张静妮 ;
杨殿林 ;
陈秀蓉 ;
张天瑞 ;
赵建宁 ;
赵帅 .
草业学报, 2011, 20 (04) :27-33
[3]   氮素添加对典型草原区割草场植物群落结构及草场质量指数的影响 [J].
宝音陶格涛 ;
刘美玲 ;
包青海 ;
呼格吉勒图 .
草业学报, 2011, 20 (01) :7-14
[4]   放牧与围封对呼伦贝尔针茅草原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J].
赵帅 ;
张静妮 ;
赖欣 ;
杨殿林 ;
赵建宁 .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 (01) :71-76
[5]   典型草原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J].
邵新庆 ;
石永红 ;
韩建国 ;
王赟文 ;
王堃 .
草地学报, 2008, (06) :566-571
[6]   云雾山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J].
程杰 ;
高亚军 .
草地学报, 2007, (03) :273-277
[7]   天祝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动态研究 [J].
姚拓 ;
龙瑞军 .
草业学报, 2006, (02) :93-99
[8]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J].
温仲明 ;
焦峰 ;
刘宝元 ;
卜耀军 ;
焦菊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21-25
[9]   包膜控释尿素对保护地菜地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王鑫 ;
徐秋明 ;
曹兵 ;
张占军 ;
马生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79-82+86
[10]   开垦和封育年限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J].
文海燕 ;
赵哈林 ;
傅华 .
草业学报, 2005, (01)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