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麦品种主要株型指标的初步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韬
徐辰武
丁永辉
胡治球
孙长森
顾世梁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 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
关键词
小麦; 株型指标;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3.02.01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5个小麦品种(系)的11个株型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11个株型指标可将25个品种(系)分为4类,第1类表现为秆高、穗下节间长、剑叶角和剑叶披垂度大,但有效小穗数和总小穗数最低;第4类表现为剑叶角和剑叶披垂度较小,有效分蘖数、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均最高;另外两类的大多数性状介于第1类和第4类之间。②仅根据4个穗部性状,也可将25个品种(系)分为4类,但分类结果与根据11个株型指标的结果有所不同。③穗下节间长度与株高、有效小穗数与剑叶宽、剑叶披垂度与剑叶长和叶基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48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陕西省农家小麦品种主要加工品质特性及其聚类分析 [J].
冯军礼 ;
赵会贤 ;
吉万全 ;
胡胜武 ;
唐国顺 ;
吴小平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4) :60-62
[2]   高产小麦株型的指标体系 [J].
封超年 ;
郭文善 ;
何建华 ;
朱新开 ;
马光辉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26-32
[3]   用聚类方法分析渭北旱原不同应试小麦生长情况 [J].
边宽江 ;
刘光祖 ;
廖祥儒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2) :115-120
[4]   小麦成株期慢叶锈性的初步筛选 [J].
陈万权 ;
秦庆明 ;
陈扬林 ;
王海旺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01) :55-62
[5]   高产稳产小麦株型的研究 [J].
王二明 ;
徐风 .
种子, 1997, (04) :7-12
[6]   黄淮麦区冬小麦合理株型结构研究 [J].
雷振生,林作楫 .
华北农学报, 1994, (04) :27-32
[7]   小麦理想株型研究 Ⅱ.小麦株高梯度系列性状关系的研究 [J].
葛亚新 ;
张树榛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4) :343-351
[8]   小麦理想株型研究 Ⅰ.小麦株高梯度系列的株型、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变化研究 [J].
张树榛 ;
葛亚新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125-132
[9]   稻麦矮化育种和最佳株型设计 [J].
孙致良 ;
王玉叶 ;
刘鹏起 ;
吴敏楚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89, (03) :49-58
[10]  
统计分析系统SAS软件实用教程[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惠大丰,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