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视神经病线粒体DNA原发性位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群芳
童绎
卢光琇
余龙
王小柯
机构
[1] 湖南医科大学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
[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3] 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遗传性/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DNA; 线粒体; 点突变;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6.2 [单基因遗传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 tDNA)11778、3460、14484位点突变与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eber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临床一对可疑Leber病同卵双生子患者及其亲属,有突变者,对突变序列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PCR-SSCP检测同卵双生子及母亲11778、3460位点所在的DNA区段存在突变,14484 位点所在的DNA区段均未检出突变,将11778位点所在DNA区段克隆后测序显示11778位点仍为CGC,但发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11915T→A)。 结论 Leber病发病机制为m tDNA点突变。多位点突变也被看作为Leber病的病因。11915位点可能也是多位点突变之一。可用PCR-SSCP对临床有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可疑为Leber病患者(包括家系成员)做出遗传性视神经病的基因诊断。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Leber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J].
张群芳 ;
童绎 ;
卢光 .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9, (02) :3-5
[2]   Leber视神经萎缩分子生物学检测 [J].
郭莉 ;
郭向明 ;
陈又昭 ;
贾小云 ;
张清炯 .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8, (03) :28-30
[3]   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家系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 [J].
张丽珊,黄鹰,李方园,王世浚,朱斌,高静娟,童绎 .
中华医学杂志, 1994, (06) :349-351+390
[4]   THE SPECTRUM OF MITOCHONDRIAL-DNA MUTATIONS IN FAMILIES WITH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RETINOPATHY [J].
HUOPONEN, K ;
LAMMINEN, T ;
JUVONEN, V ;
AULA, P ;
NIKOSKELAINEN, E ;
SAVONTAUS, ML .
HUMAN GENETICS, 1993, 92 (04) :379-384
[5]  
Quantitative determ ination ofheteroplasm y in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by single-strand conform ation polym orphism. Mashim a Y,Saga M,Hiida Y,et al. Investigative Op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