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构成要件

被引:41
作者
车浩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法持有枪支罪; 持有; 枪支; 非法; 错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非法持有枪支罪以往未得到刑法理论的充分重视。赵春华案之后,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构成要件的研究具有了实际的紧迫性。第一,应当区分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持有"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持有",枪支不是一次性消耗品,持枪自娱与持枪犯罪之间不存在互斥关系,不同的用途可以并存。即使能够证明持枪目的是为了摆摊游戏,也不能排除将枪支用于实施未然之罪的可能性。第二,应当区分持枪与开枪,不能把开枪后能否致人重伤或死亡,作为认定"枪支"的决定性因素。即使客观致伤力相对低微,只要所持枪形物的外部形象足以让公众产生危惧感,就可以认定为"枪支"。第三,应当区分"违反枪支管理法规"与"非法",后者不是前者的同义反复,而应理解为整个法秩序。作为国民文娱生活传统一部分的射击游戏,即使违反了具体的实定法规定,也应当在整体性的法秩序评价中被正当化。第四,应当区分对枪支的认识错误与对持枪是否违法的认识错误,前者是构成要件错误,可以排除故意;后者是违法性认识错误,可以减免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辕门射戟 百步穿杨.[N].赵珩;.光明日报.2011,
[3]   违法性认识错误的不可避免性及其认定 [J].
孙国祥 .
中外法学, 2016, 28 (03) :702-724
[4]   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根据及其适用 [J].
陈洪兵 .
东方法学, 2016, (03) :71-80
[5]   法定犯时代的违法性认识错误 [J].
车浩 .
清华法学, 2015, 9 (04) :22-46
[6]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实行行为的重新界定:非法获取 [J].
李本灿 .
政治与法律, 2014, (07) :32-41
[7]   被害人视角下的“持枪抢劫” [J].
车浩 .
政治与法律, 2010, (06) :129-139
[8]   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 [J].
周光权 .
中国法学, 2006, (01) :165-175
[9]   违法性认识研究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5, (04) :131-141
[10]   责任主义刑法视野中的持有型犯罪 [J].
梁根林 .
法学评论, 2003, (04)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