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构造带滦平早白垩世盆地沉积过程和演化

被引:18
作者
张英利 [1 ]
渠洪杰 [2 ]
孟庆任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燕山构造带; 早白垩世; 滦平盆地; 沉积过程; 盆地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滦平盆地是燕山构造带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伸展盆地。对盆地内沉积岩相和相组合的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盆地内部发育不同的沉积相带并显示明显的空间变化。盆地北部和西部边缘以冲积扇砾岩和扇三角洲砂岩、砾岩沉积为主,盆地中心为湖泊细粒沉积。河流相砂岩和砾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东南部。古流向和物源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主体来自于北部和西部老变质岩基底,仅少部分沉积物来自盆地的东南缘。盆地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北缘和西缘张性断层的控制,断层下盘基底岩石的抬升与盆地边界正断层活动相关,从而成为盆地主要的物源区。滦平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火山喷发阶段、中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晚期填平阶段。滦平盆地代表了早白垩世燕山构造带其它同类盆地的发展过程,它们皆以小型独立的盆地发育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北京西山大灰厂东狼沟组钾质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探讨 [J].
汪洋 ;
姬广义 ;
夏希凡 .
北京地质, 2005, (03) :1-10+22
[2]   冀北滦平—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火山岩顶、底的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及意义 [J].
张宏 ;
柳小明 ;
张晔卿 ;
袁洪林 ;
胡兆初 .
地球科学, 2005, (04) :387-401
[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J].
张长厚 ;
吴淦国 ;
徐德斌 ;
王根厚 ;
孙卫华 .
地质通报, 2004, (Z2) :864-875
[4]   中国东部及邻区早白垩世裂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 [J].
张岳桥 ;
赵越 ;
董树文 ;
杨农 .
地学前缘, 2004, (03) :123-133
[5]   燕山承德地区晚侏罗世盆地充填记录及对盆缘构造作用的指示 [J].
刘少峰 ;
张金芳 ;
李忠 ;
王清晨 .
地学前缘, 2004, (03) :245-254
[6]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J].
许文良 ;
王清海 ;
王冬艳 ;
裴福萍 ;
高山 .
地学前缘, 2004, (03) :309-317
[7]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峰期的主要地质效应和形成动力学探讨 [J].
翟明国 ;
孟庆任 ;
刘建明 ;
侯泉林 ;
胡圣标 ;
李忠 ;
张宏福 ;
刘伟 ;
邵济安 ;
朱日祥 .
地学前缘, 2004, (03) :285-297
[8]   滦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 [J].
武法东 ;
陈永进 ;
侯宇安 ;
张峰 ;
李寅 .
地球科学, 2004, (05) :625-630
[9]   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岩石地层研究新进展 [J].
李佩贤 ;
柳永清 ;
田树刚 .
地质通报, 2004, (08) :757-765
[10]   冀北滦平晚中生代火山碎屑(熔)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柳永清 ;
李佩贤 ;
田树刚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3) :23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