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

被引:26
作者
杨志成 [1 ,2 ]
柏维春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2] 北京教育学院
关键词
隐性课程; 课程文化; 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隐性课程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隐性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是多种文化价值抉择下的产物,隐性课程致力于将隐性于学校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通过校园、教师以及家庭和社会多元文化之间的价值协调,将隐性知识的文化价值通过不同类型的隐性课程载体传递给学生。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应以可实践性为内容的选择依据,选择包容文化发展的现代性,并以选择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为己任。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课程研究的文化学路向 [J].
黄忠敬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87-91
[2]   课程文化研究述评 [J].
金志远 .
中小学管理, 2004, (07) :17-19
[3]   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 [J].
丁钢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01) :18-20+76
[4]   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裴娣娜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2, (04) :5-8
[5]   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 [J].
黄忠敬 .
外国教育研究, 2002, (03) :17-19
[6]   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 [J].
黄忠敬 .
学术探索, 2002, (01) :102-104
[7]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3) :15-22+158
[8]   文化概念的四种新观点 [J].
彼得森 ;
顾晓呜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3, (08) :38-39
[9]  
潜在课程初探[J]. 吴也显.教育研究. 1987 (11)
[10]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新华出版社 , (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