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权集覆盖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流泗镇为例

被引:25
作者
叶艳妹 [1 ]
张晓滨 [1 ]
林琼 [1 ]
林凡凡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农居点; 布局优化; 适宜性评价; 服务半径; 加权集覆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5.019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为例,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规模水平和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对农居点建设发展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集覆盖模型对集聚发展型农居点数量及位置进行选择,从而得出最终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结果显示,加权集覆盖模型能够很好地弥补单纯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农居点分类依据方法的缺陷:该模型所得出的13个集聚发展型农居点能够保证适宜性较高的同时,将镇域内全部农居点纳入其服务范围。今后流泗镇应当以13个集聚发展型农居点为核心,逐步引导分散农居点向其集聚,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王洋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 2016, 36 (02) :170-179
[2]   重庆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长寿区海棠镇为例 [J].
樊天相 ;
杨庆媛 ;
何建 ;
潘菲 ;
邓永旺 .
地理研究, 2015, 34 (05) :883-894
[3]   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综述 [J].
邹利林 ;
王建英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59-68
[4]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与生态连通性的农居点整理模式优选 [J].
周华 ;
陆春锋 ;
昌亭 ;
吴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5) :281-288
[5]   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以榆中县为例 [J].
谢作轮 ;
赵锐锋 ;
姜朋辉 ;
刘海猛 ;
祝稳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937-947
[6]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J].
文博 ;
刘友兆 ;
夏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181-191
[7]   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 [J].
冯电军 ;
沈陈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201-209
[8]   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J].
孔雪松 ;
金璐璐 ;
郄昱 ;
张怡然 ;
徐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192-200
[9]   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研究 [J].
李华 .
经济地理, 2014, 34 (01) :174-180
[10]   基于区位条件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J].
谢保鹏 ;
朱道林 ;
陈英 ;
白志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21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