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印支晚期后碰撞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20
作者
王程
魏启荣
刘小念
丁鹏飞
卜涛
孙骥
张小强
王敬元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印支晚期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后碰撞; 冈底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01 ;
摘要
对出露在冈底斯中带的达布拉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Sr-NdPb同位素组成的讨论.结果显示,达布拉岩体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由中细粒的边缘相和中粗粒的中央相组成,成岩年龄为230.6±4.3Ma228.2±3.5Ma,属晚三叠世.岩体具高Si(w(SiO2)=71.79%77.27%)、高K(w(K2O)=4.06%5.26%)、低Ti(w(TiO2)=0.06%0.40%)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6~1.19,为强过铝质花岗岩,负铕异常显著(Eu/Eu*=0.06~0.35),强烈富集Rb、Th和亏损Ba、Nb、Sr、P、Ti.同位素组成上具高(87Sr/86Sr)i值(0.712 7~0.720 1)、低εNd(t)值(-10.6)、高放射成因Pb特征.达布拉岩体为澳大利亚大陆北缘与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触发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南向俯冲背景下,在后碰撞伸展阶段由幔源岩浆底侵引发冈底斯成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77 / 1288+1300 +13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西藏冈底斯带中南部与俯冲有关的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J].
陈炜 ;
马昌前 ;
宋志强 ;
龙桃成 ;
夏天齐 ;
蔡立元 ;
王彤 .
地质科技情报, 2011, 30 (06) :1-12
[2]   Reappraisement and refinement of zircon U-Pb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es by LA-ICP-MS [J].
Liu YongSheng ;
Hu ZhaoChu ;
Zong KeQing ;
Gao ChangGui ;
Gao Shan ;
Xu Juan ;
Chen HaiHong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 (15) :1535-1546
[3]   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约束 [J].
朱弟成 ;
莫宣学 ;
王立全 ;
赵志丹 ;
牛耀龄 ;
周长勇 ;
杨岳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7) :833-848
[4]   西藏南部二叠纪和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与特提斯演化:新观点 [J].
朱弟成 ;
莫宣学 ;
赵志丹 ;
牛耀龄 ;
潘桂棠 ;
王立全 ;
廖忠礼 .
地学前缘, 2009, 16 (02) :1-20
[5]   西藏冈底斯带石炭纪—二叠纪岛弧造山作用:火山岩和地球化学证据 [J].
王立全 ;
潘桂棠 ;
朱弟成 ;
周长勇 ;
袁四化 ;
张万平 .
地质通报, 2008, (09) :1509-1534
[6]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 [J].
张旗 ;
潘国强 ;
李承东 ;
金惟俊 ;
贾秀勤 .
岩石学报, 2007, (11) :2683-2698
[7]   青藏高原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J].
赵志丹 ;
莫宣学 ;
董国臣 ;
周肃 ;
朱弟成 ;
廖忠礼 ;
孙晨光 .
现代地质, 2007, (02) :265-274
[8]   冈底斯印支期造山事件: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成因证据 [J].
张宏飞 ;
徐旺春 ;
郭建秋 ;
宗克清 ;
蔡宏明 ;
袁洪林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155-166
[9]   西藏冈底斯碰撞造山带两套埃达克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辛洪波 .
矿床地质, 2006, 25(S1) (S1) :419-422
[10]   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早期碰撞过程与动力学模型——来自西藏冈底斯新生代火成岩证据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高永丰 ;
杨志明 ;
董国臣 ;
丁林 .
地质学报, 2006, (09) :123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