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石油包裹体微束荧光光谱判别塔北碳酸盐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被引:15
作者
方欣欣 [1 ]
甘华军 [2 ]
姜华 [3 ]
刘伟 [3 ]
张永超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关键词
塔北地区; 石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红绿商(Q); 油气充注期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有机包裹体特别是石油包裹体的荧光颜色是鉴定有机包裹体和指示油气成熟度的有效手段.基于石油的荧光性,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石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max)、荧光强度及红绿商等属性参数,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塔北隆起鹰山组-一间房组38个样本的石油包裹体进行了荧光颜色、显微光谱谱形和红绿商值的研究.样品中检测到黄绿色荧光、绿色荧光和蓝白色荧光3类石油包裹体,且这3类石油包裹体的同生盐水包裹体温度具有可区分的温度范围,对应的盐水包裹体平均温度分别是:56.5、88.3、130.1℃.综合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主峰波长、荧光强度、红绿商以及石油包裹体同生的盐水包裹体温度等参数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中的原油至少来源于2个不同烃源的3期油气充注,具有多源多期充注的成藏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80 / 5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成藏过程 [J].
丰勇 ;
陈红汉 ;
叶加仁 ;
赵彦超 ;
赵志魁 ;
王立武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3) :502-510
[2]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 [J].
吕海涛 ;
张卫彪 ;
张达景 ;
林忠民 ;
赵锡奎 ;
李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6) :547-551+556
[3]   油包裹体荧光颜色及其成熟度关系 [J].
赵艳军 ;
陈红汉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1) :91-96
[4]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 [J].
吕修祥 ;
周新源 ;
李建交 ;
王清华 ;
杨宁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57-1064
[5]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 [J].
何登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2) :142-149+201
[6]   东营凹陷牛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微观充注机理 [J].
郝雪峰 ;
陈红汉 ;
高秋丽 ;
宋国奇 .
地球科学, 2006, (02) :182-190
[7]   利用荧光光谱进行原油测定及对比的方法 [J].
杨杰 ;
陈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69-71
[8]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J].
柳少波 ;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29-33+98
[9]  
Effects of thermal cracking of hydrocarbons o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Niigata oil and gas fields, Japan[J] . Susumu Okubo.Applied Geochemistry . 2004 (2)
[10]  
Comments on: Assessing the maturity of oil trapped in fluid inclusions using molecular geochemistry data and visually-determined fluorescence colours[J] . Norman H Oxtoby.Applied Geochemistry . 20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