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绿洲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李晨华 [1 ]
贾仲君 [2 ]
唐立松 [1 ]
吴宇澄 [2 ]
李彦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微生物丰度; 酶活性; 荧光实时定量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3 [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CK)相比,20年长期单施化肥(CF)或者化肥配施秸秆(CF/OM)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氨氧化古菌(AOA)与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其中,土壤AOB最低增加了16倍,而AOA最多增加了3倍,表明AOB可能在原位土壤氨氧化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尽管CF/OM处理的作物产量与CF处理无显著差异,但该施肥模式在维持作物产量的同时,其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数量最大,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多土壤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稻生育期内红壤稻田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和硝化势的变化 [J].
宋亚娜 ;
陈在杰 ;
林智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5) :954-958
[2]   基因宏阵列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西瓜枯萎病害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快速检测和定量 [J].
赵爽 ;
罗佳 ;
凌宁 ;
徐大兵 ;
朗娇娇 ;
胡江 ;
沈其荣 .
土壤学报, 2010, 47 (04) :703-708
[3]   长期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期潮土微生物生物量和活度的影响 [J].
陈吉 ;
赵炳梓 ;
张佳宝 ;
沈林林 ;
王梅农 ;
钦绳武 .
土壤学报, 2010, 47 (01) :122-130
[4]   长期施肥对灰漠土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刘骅 ;
林英华 ;
张云舒 ;
谭新霞 ;
王西和 .
生态学报, 2008, (08) :3898-3904
[5]   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磷脂脂肪酸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J].
颜慧 ;
钟文辉 ;
李忠佩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71-75
[6]   干湿处理对灰漠土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J].
李晨华 ;
唐立松 ;
李彦 .
土壤学报, 2007, (02) :364-367
[7]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8]  
Collapse of benefici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deterioration of soil health: a cause for reduced crop productivity[J] . Current Science . 2009 (5)
[9]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bacteria as affected b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henological stage of Phaseolus vulgaris [J].
Papatheodorou, E. M. ;
Efthimiadou, E. ;
Stamou, G. P. .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08, 44 (04) :429-436
[10]  
Long-term organic farming fosters below and aboveground biota: Implications for soil quality, biological control and productivity[J] .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