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泽当岩体含铬超镁铁岩体的深部构造特征与找矿前景探讨

被引:13
作者
姜枚 [1 ,2 ]
杨经绥 [1 ]
张聿文 [3 ]
谭捍东 [3 ]
彭淼 [1 ]
吴良士 [2 ]
许乐红 [1 ]
张立树 [1 ]
李庆庆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泽当岩体; 重、磁异常; 导体; 地壳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P618.46 [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中国最大的铬铁矿罗布莎周边地区有着数目众多的含铬超镁铁岩体;分布广阔,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选择泽当岩体进行了重、磁、大地电磁法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泽当岩体被近南北向断裂切割成多块,其西端岩体向北推移的距离远于东段的岩体,总体上呈北西西向展布;岩体磁异常由蛇纹石化产生的磁铁矿和岩体生成时剩余磁化引起,磁异常指出了岩体浅部的范围;航磁较大范围的异常表明存在较深部的磁性体;重力异常说明岩体局部存在高密度体,且与磁异常相吻合,地表出露的矿点多分布在此范围内;岩体表层为高阻薄层,在剖面中段高阻体厚度最大处达1.5 km,范围不大。在薄高阻体下为薄层低阻层。电阻率剖面两侧以高阻体为主,中段有多个低阻体,且与深部5~25km深度上的低阻体相连,中地壳范围的低阻体与幔源物质上涌在地壳范围留下的熔融体有关,与地壳上部的超镁铁岩体有关。综合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认为在磁异常分布区内具有局部重力异常、低阻体异常较多的地段是泽当岩体最有利于进一步详细探测找矿的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80 / 7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普兰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分类的提出[J]. 杨经绥,徐向珍,李源,李金阳,巴登珠,戎合,张仲明.岩石学报. 2011(11)
[2]   西藏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的构造产出与侵位机制探讨 [J].
梁凤华 ;
许志琴 ;
巴登珠 ;
徐向珍 ;
刘飞 ;
熊发挥 ;
贾毅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255-3268
[3]   大地电磁观测揭示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地壳物质流 [J].
白登海 ;
腾吉文 ;
马晓冰 ;
孔祥儒 .
中国基础科学, 2011, 13 (01) :7-10
[4]   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刘美 ;
白登海 ;
肖鹏飞 .
地震地质, 2010, 32 (01) :51-58
[5]   藏南岩石圈导电性结构与流变性——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J].
魏文博 ;
金胜 ;
叶高峰 ;
邓明 ;
景建恩 ;
Unsworth MARTYN ;
Jones GALA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1591-1606
[6]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体围岩方辉橄榄岩中的异常矿物 [J].
杨经绥 ;
张仲明 ;
李天福 ;
李兆丽 ;
任玉峰 ;
徐向珍 ;
巴登珠 ;
白文吉 ;
方青松 ;
陈松永 ;
戎合 .
岩石学报, 2008, 24 (07) :1445-1452
[7]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的超高压矿物和新矿物(综述) [J].
杨经绥 ;
白文吉 ;
方青松 ;
戎合 .
地球学报, 2008, (03) :263-274
[8]   西藏高原中南部地壳与上地幔导电性结构 [J].
叶高峰 ;
金胜 ;
魏文博 ;
Martyn Unsworth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4) :491-498
[9]   青藏高原区域重磁异常的东西向分区及其构造地质特征 [J].
薛典军 ;
姜枚 ;
吴良士 ;
李庆庆 ;
汪兴旺 .
中国地质, 2006, (04) :912-919
[10]   青藏高原电性结构及其对岩石圈研究的意义 [J].
谭捍东 ;
姜枚 ;
吴良士 ;
魏文博 .
中国地质, 2006, (04) :9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