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3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15
作者
王艳兰 [1 ]
王军君 [1 ]
伍静 [1 ]
王娟 [1 ]
刘国忠 [2 ]
李向红 [1 ]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气象局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关键词
强对流; 触发条件; 雷达回波; 红外云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1次高空触发强对流(简称高架强对流)及2次地面触发强对流(简称地面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架强对流云系TBB值高,造成小冰雹,而地面强对流云系TBB值低且梯度大,冷中心达200 K,产生大冰雹、局地龙卷等;大冰雹回波具有高悬强回波、弱回波区、中气旋、三体散射及高的VIL;由弓形回波造成的强降水、雷暴大风,其发生前强回波质心迅速下降;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局地龙卷,其回波具有中气旋、弱回波区及强组合切变,0~3 km垂直风切变在强风暴减弱消失前1 h左右明显减弱;"120227"、"130323"、"130417"3次强对流发生在高空急流轴右侧辐散区、中低层急流汇合处,具有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及上干下湿特征,且抬升触发系统分别为近垂直分布的中高层、整层、中低层辐合系统(槽、切变、锋面或辐合线);"130323"地面过程造成的强对流灾害天气最强,其层结不稳定性及抬升运动也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反演及预警分析 [J].
韩文宇 ;
杨丽丽 ;
杨毅 .
干旱气象, 2014, 32 (05) :810-818
[2]   我国春季冷锋后的高架雷暴特征分析 [J].
盛杰 ;
毛冬艳 ;
沈新勇 ;
蓝渝 ;
何立富 .
气象, 2014, 40 (09) :1058-1065
[3]   北京“6.23”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J].
李峰 ;
周薇 ;
张乐坚 ;
谌芸 .
干旱气象, 2014, (04) :608-615
[4]   河北唐山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天气分析 [J].
张婉莹 ;
花家嘉 ;
侯书勋 ;
马前进 .
干旱气象, 2014, 32 (04) :636-641
[5]   东北冷涡对江淮飑线生成的影响研究 [J].
郑媛媛 ;
张雪晨 ;
朱红芳 ;
姚晨 ;
施帅红 .
高原气象, 2014, 33 (01) :261-269
[6]   新疆天山北坡中部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J].
魏勇 ;
彭军 ;
热苏力阿不拉 ;
王存亮 ;
陈建民 .
干旱气象, 2013, (04) :771-777+802
[7]   基于流型识别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河南强对流天气特征 [J].
张一平 ;
吴蓁 ;
苏爱芳 ;
徐文明 ;
梁俊平 ;
李周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492-1502
[8]   2012年早春广西高架雷暴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J].
农孟松 ;
赖珍权 ;
梁俊聪 ;
董良淼 ;
刘国忠 .
气象, 2013, 39 (07) :874-882
[9]   苏沪浙地区短时强降水与冰雹天气分布及物理量特征对比分析 [J].
仇娟娟 ;
何立富 .
气象, 2013, 39 (05) :577-584
[10]   一次冷涡背景下强对流不稳定条件的成因分析 [J].
李云静 ;
张建春 ;
王捷纯 ;
方纯纯 .
气象, 2013, 39 (02) :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