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36
作者
金学松
温泽峰
张卫华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轮轨; 滚动接触; 蠕滑率; 蠕滑力; 应力; 应变; 数值积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6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摘要
利用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计算了磨耗型轮对、锥型轮对与钢轨之间滚动接触斑的作用力分布。再利用弹性力学中Bossinesq-Cerruti力/位移计算公式并借助Gauss数值积分方法,确定了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时体内的弹性位移、应变和应力的分布情况。数据结果为轮轨型面优化设计和轨底坡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的比较 [J].
温泽峰 ;
金学松 .
工程力学, 2002, (03) :82-89
[2]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现象分析 [J].
金学松 ;
张继业 ;
温泽峰 ;
李芾 .
机械强度, 2002, (02) :250-257
[3]   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和摩擦功 [J].
温泽峰 ;
金学松 ;
刘兴奇 .
摩擦学学报, 2001, (04) :288-292
[4]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J].
金学松 ;
沈志云 .
铁道学报, 2001, (02) :92-108
[5]   轮轨滚动接触力学的发展 [J].
金学松 ;
沈志云 .
力学进展, 2001, (01) :33-46
[6]   轮轨内部剪切应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俞展猷 .
中国铁道科学, 1999, (03) :13-21
[7]   轮轨静接触时的应力状态 [J].
魏先祥 .
铁道学报, 1991, (03) :1-11
[8]  
轮轨蠕滑理论及其试验研究.[M].金学松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9]  
车辆系统动力学.[M].王福天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10]  
机车动力学.[M].詹斐生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