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实施专利行为入罪论

被引:18
作者
黄玉烨 [1 ]
戈光应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2]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刑法; 专利法; 专利; 非法实施专利罪;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4.05.009
中图分类号
D923.42 [专利法]; D924.33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4 ;
摘要
当下,在其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均已入罪之时,仍将非法实施专利行为排除在刑法规制的门槛之外,是一个违反常理的制度安排。无论是从犯罪基本理论、刑法规范体系和成例、知识财产保护趋势看,还是从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来说,将非法实施专利行为入罪都具有相当的制度合理性和现实需求。非法实施专利行为非罪化观点的论据并不充分。我国应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实践,立足国情,将非法实施专利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知识产权保护的民声共识[J]. 李松.瞭望. 2014 (17)
[2]   刑法与民法——截然不同的法律类型 [J].
夏勇 .
法治研究, 2013, (10) :32-37
[3]   浅析我国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J].
管志琦 ;
田建林 .
河北法学, 2013, 31 (08) :196-200
[4]   我国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概念之界定 [J].
苏青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07) :10-17
[5]   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存问题及完善建议 [J].
郑友德 ;
曾旻辉 .
知识产权, 2012, (01) :36-41
[6]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当代中国命运 [J].
赵秉志 ;
陈志军 .
法学家, 2011, (06) :15-26+174
[7]   《反假冒贸易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比较研究 [J].
崔国斌 .
电子知识产权, 2011, (08) :39-47
[8]   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反思与改造——以法益视角为进路 [J].
苏青 .
法学评论, 2011, 29 (03) :52-57
[9]   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 [J].
岳书敬 .
财经科学, 2011, (05) :63-70
[10]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孙旭玉 .
理论学刊, 2010, (07)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