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西南桦纯林与西南桦×红椎混交林碳贮量比较
被引:33
作者:
何友均
[1
]
覃林
[2
]
李智勇
[1
]
邵梅香
[2
]
梁星云
[2
]
谭玲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2] 广西大学林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西南桦;
红椎;
碳素密度;
碳贮量;
碳素年净固定量;
人工林业;
南亚热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乡土树种培育优质大径材已成为南亚热带满足林产品需求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优化森林经营模式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已成为关注的重点。对广西凭祥伏波林场13年生西南桦纯林、12年生西南桦×红椎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桦与红椎不同器官碳素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81.11—600.79 g/kg和451.24—543.42 g/kg,与中国南亚热带地区其他树种的碳素密度接近。相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以及不同树种相同器官之间的碳素密度差异显著(P<0.05)。西南桦纯林与西南桦×红椎混交林灌木层的平均碳素密度分别为437.15 g/kg和436.98g/kg,混交林草本层平均碳素密度比纯林高,差异性显著(P<0.05)。西南桦纯林土壤各层碳素密度均高于西南桦×红椎混交林,但差异不显著(P>0.05)。(2)西南桦×红椎混交林乔木层碳贮量(29.144 t/hm2)略高于西南桦纯林(28.541 t/hm2),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276.486 t/hm2)比纯林生态系统碳储量(305.514 t/hm2)低。西南桦纯林、西南桦×红椎混交林植被层碳贮量分别占其生态系统碳贮量的9.64%和10.58%,凋落物层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0.19%和0.56%。(3)西南桦纯林和西南桦×红椎混交林土壤碳贮存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西南桦纯林土壤层(0—60cm)碳贮量(275.488 t/hm2)明显高于西南桦×红椎混交林土壤层(0—60cm)碳贮量(245.688 t/hm2),分别占其生态系统碳贮量的90.17%和88.86%。(4)西南桦×红椎混交林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2.428 t.hm-.2a-1)高于西南桦纯林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2.196 t.hm-.2a-1),表明混交林比纯林的碳固定速度快。
引用
收藏
页码:7586 / 759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