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53
作者
孙平 [1 ]
王勃 [1 ]
孙粉锦 [1 ]
郑贵强 [1 ,2 ]
李贵中 [1 ]
王红岩 [1 ]
刘洪林 [1 ]
邓泽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不详
关键词
低煤阶煤层气; 渗透率; 含气量; 解吸;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鉴国外煤层气成藏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开展了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煤储层厚度大、含气量低、渗透率易改造、吸附时间短和两个解吸峰值的特征;存在深部承压式超压成藏模式、盆缘缓坡晚期生物气成藏模式及构造高点常规圈闭水动力成藏模式3种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构造高点常规圈闭水动力煤层气藏和盆缘缓坡晚期生物煤层气藏是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 [J].
王勃 ;
李景明 ;
张义 ;
王红岩 ;
刘洪林 ;
李贵中 ;
马京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30-34
[2]   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J].
翟光明 ;
何文渊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1-4+133
[3]   低煤阶煤层气勘探思路 [J].
孙平 ;
刘洪林 ;
巢海燕 ;
王一兵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19-22+135
[4]   高煤阶与低煤阶煤层气藏物性差异及其成因 [J].
陈振宏 ;
贾承造 ;
宋岩 ;
王红岩 ;
王一兵 .
石油学报, 2008, (02) :179-184
[5]   低煤阶煤层气藏水文地质条件的物理模拟 [J].
王勃 ;
姜波 ;
王红岩 ;
陈振宏 ;
刘洪林 ;
李贵中 .
煤炭学报, 2007, (03) :258-260
[6]   中国低阶煤储层特征分析 [J].
傅小康 ;
霍永忠 ;
陈东 ;
杨秀春 .
中国煤层气, 2006, (02) :42-46
[7]   中国部分煤田发现的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 [J].
陶明信 ;
王万春 ;
解光新 ;
李晶莹 ;
王彦龙 ;
张小军 ;
张泓 ;
史宝光 ;
高波 .
科学通报, 2005, (S1) :14-18
[8]   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陶明信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6) :648-652
[9]   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韦重韬 .
地质论评, 2004, (05) :507-513
[10]   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前景 [J].
陈金刚 ;
秦勇 ;
桑树勋 ;
傅雪海 ;
朱炎铭 ;
杨永国 ;
琚宜文 .
天然气工业, 2003, (02) :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