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沿岸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10
作者
苏乔
于洪军
徐兴永
姚菁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莱州湾; 海水入侵; 水化学; 电导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9年6月在莱州湾沿岸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的Na+和Cl-与TDS之间呈显著相关,地下淡水中对应的相关系数较小;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K+、Ca2+、Mg2+、SO24-也与TDS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根据离子比值特征分析,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阳离子交换程度普遍高于东岸,其淡化历史也较东岸长。(3)莱州湾沿岸地下水,由电导率推算的矿化度值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较小,在海水入侵监测中可以利用电导率作为矿化度的替代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贺兰山西麓典型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 [J].
姜凌 ;
李佩成 ;
郭建青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9, 31 (03) :285-290
[2]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rNa/rCl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刘立才 ;
陈鸿汉 ;
杨仪 ;
王金生 .
中国地质, 2008, (01) :117-122
[3]   环渤海地区海(咸)水入侵特征与防治对策 [J].
孙晓明 ;
徐建国 ;
杨齐青 ;
施佩歆 ;
钟新宝 ;
张素凤 ;
潘桐 ;
赵长荣 .
地质调查与研究 , 2006, (03) :203-211
[4]   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中若干离子的主成分分析 [J].
郭笃发 .
海洋科学 , 2004, (09) :6-9
[5]   海岸带海水入侵的研究进展附视频 [J].
丁玲 ;
李碧英 ;
张树深 .
海洋通报, 2004, (02) :82-87
[6]   中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与分析 [J].
刘杜娟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 (01) :31-36
[7]   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系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 [J].
宋保平 ;
张先林 ;
方正 ;
陈中原 .
地理学报, 2000, (02) :209-218
[8]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通道的研究[J]. 张铭汉,于洪军,单秋美.海洋科学集刊. 1999(00)
[9]   莱州湾东、南沿岸海(咸)水入侵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J].
张祖陆 ;
彭利民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2) :26-30
[10]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 地质出版社 , 沈照理等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