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罪协商的障碍、困境及重构——以“权力—权利交互说”为理论线索

被引:28
作者
吴思远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重罪案件; 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协商; 协商性司法; 权力—权利交互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目标及构造等方面的偏差,导致其自身未能充分凸显协商之本质特征,故对重罪协商设置了制度性障碍,成为制约我国重罪协商适用及其发展的原因。追根溯源,认罪协商之正当性基础长期未能予以厘清,即为何协商达成后应给予被告人处遇优惠。在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进程中,应当首先反思认罪协商的正当性困境,以"权力—权利交互说"重构其理论依据,证成被告人获得协商利益的正当性;进而转变改革思路,完善程序设计,健全保障机制,夯实公众基础,探索重罪协商的"权力一权利交互"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 [J].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课题组 ;
沈亮 .
人民司法(应用), 2018, (34) :4-11
[2]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的认罪认罚从宽——以中德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为线索 [J].
卞建林 ;
谢澍 .
比较法研究, 2018, (03) :119-129
[3]   认罪认罚从宽与台湾地区刑事协商之比较研究 [J].
卞建林 ;
谢澍 .
法学杂志, 2018, 39 (05) :70-78
[4]   论协商性司法的价值立场 [J].
吴思远 .
当代法学, 2018, 32 (02) :134-142
[5]   论从宽的正当性基础 [J].
赵恒 .
政治与法律, 2017, (11) :128-140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疑难问题研究 [J].
秦宗文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3) :110-125
[8]   “以审判为中心”与刑事程序法治现代化 [J].
卞建林 ;
谢澍 .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 1 (01) :106-119
[9]   认罪协商程序:模式、问题与底线 [J].
胡铭 .
法学, 2017, (01) :169-177
[10]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中国式辩诉交易? [J].
张建伟 .
探索与争鸣, 2017, (01)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