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地区古生代盆地的改造变形

被引:50
作者
丁道桂
王东燕
刘运黎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基底拆离; 逆冲-褶皱; 走滑拉分; 伸展拆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包括苏北—南黄海地区在内的下扬子区海相古生界盆地,在中三叠世末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了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1)在中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的印支运动期,发生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体由南东向北西方向(同时派生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方向)的逆冲推覆,以及后缘弹性松弛断陷构造作用的改造,使海相古生界盆地发生了第Ⅰ期的由强及弱、递进衰减的逆冲-褶皱变形。(2)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期,叠加了第Ⅱ期以郯庐断裂带为代表的NNE向大陆平移走滑构造的左行简单剪切,以及拉分断陷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3)在晚白垩世—古近纪的喜马拉雅运动期,下扬子区在由南向北的伸展拆离与多米诺式拉张断陷构造作用下,受到了第Ⅲ期的变形改造。这3期构造变形作用促使扬子板块海相油气的早期聚集、晚期热演化和再分配。文中将重点讨论下扬子区板内海相古生界盆地自中三叠世末以来所经历的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40 Ar/ 39 Ar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syn-orogenic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an-Lu fault zone.[J].Guang Zhu;Guosheng Liu;W. J. Dunlap;C. Teyssier;Yongsheng Wang;Manlan Ni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 5
[2]   扬子板块中、古生代盆地的改造变形 [J].
丁道桂 ;
潘文蕾 ;
彭金宁 ;
陆永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5) :597-606
[3]   对江南-雪峰带构造属性的讨论 [J].
丁道桂 ;
郭彤楼 ;
刘运黎 ;
翟常博 .
地质通报, 2007, (07) :801-809
[4]   扬子板内递进变形——南方构造问题之二 [J].
丁道桂 ;
刘光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38-246+252
[5]   洪镇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朱光 ;
谢成龙 ;
向必伟 ;
胡召齐 ;
王勇生 ;
李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584-592
[6]   南黄海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J].
姚永坚 ;
夏斌 ;
冯志强 ;
王嘹亮 ;
徐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2) :124-128
[7]  
~(40)Ar/~(39)Ar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syn-orogenic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an-Lu fault zone.[J].W.J.Dunlap;C.Teyssier.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 05
[8]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Ar/Ar年代学证据 [J].
朱光 ;
刘国生 ;
W.J.Dunlap ;
C.Teyssier ;
王勇生 ;
牛漫兰 .
科学通报, 2004, (02) :190-198
[9]   中国东南大陆基底构造格局 [J].
水涛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4) :414-422
[10]  
郯庐断裂带.[M].王小凤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