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9
作者
宫清顺
寿建峰
黄革萍
李森明
王艳清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辫状三角洲; 沉积特征; 路乐河组;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构成的陆源碎屑岩组合,通过详细的岩心特征和区域地质分析,将其确定为辫状三角洲沉积,其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泛滥平原、分流间湾和前三角洲泥等,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体。该辫状三角洲的纵向岩石组合序列反映为典型的退积型三角洲,即发育于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逐渐增大的湖侵环境。沉积旋回早期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旋回中后期发育辫状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整体呈自南西向北东的扇形展布,平面上发育两期分支物源体系,分别位于Q6和Q16井区。实验分析测试、试油等资料揭示辫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能较好,它的发育控制路乐河组油气的纵向与平面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砂岩动力成岩作用.[M].寿建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层序地层学.[M].纪友亮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M].邓宏文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4]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5]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宫清顺 ;
黄革萍 ;
倪国辉 ;
孟祥超 ;
丁梁波 .
沉积学报, 2010, 28 (06) :1135-1144
[6]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隐蔽油藏 [J].
刘永强 ;
刘晓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47-753
[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古地理和物源体系 [J].
刘景彦 ;
林畅松 ;
赖兴运 ;
杨永恒 ;
阳孝法 ;
司宝玲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6) :538-546
[8]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J].
柳祖汉 ;
吴根耀 ;
杨孟达 ;
郭泽清 ;
温志峰 .
地质科学, 2006, (02) :344-354
[9]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碎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 [J].
马达德 ;
寿建峰 ;
胡勇 ;
王少依 ;
徐宁 .
沉积学报, 2005, (04) :589-595
[10]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蔡希源 ;
刘传虎 .
石油学报, 2005, (05) :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