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范式变革:从“适教课堂”到“适学课堂”

被引:44
作者
王鉴
王明娣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为教而教; 为学而教; 适教课堂; 适学课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与工业化社会背景相适应,教育领域形成了班级授课制和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其理念是"为教而教",课堂教学范式为"适教课堂",目的在教,重点在教,其假设是教师教得好,学生必然学得好。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文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再度复兴"适教课堂"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传统的课堂"范式"正处在转型中,随之出现了"为学而教"的新理念,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范式为"适学课堂",即将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确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就是其中的一种。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中国课堂教学思潮的跨世纪演变 [J].
潘涌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15, (08) :16-24
[2]   论教育研究的“叶澜之路” [J].
王鉴 .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 7 (03) :76-81
[3]   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 [J].
王鉴 ;
王明娣 .
教育研究, 2015, 36 (03) :112-118
[4]   从“技术导向”到“学习导向”——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国际发展新动向 [J].
周晓清 ;
汪晓东 ;
刘鲜 ;
李琼 ;
焦建利 .
远程教育杂志, 2014, 32 (03) :13-22
[5]   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 [J].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2004, 33 (03) :3-6
[6]   论学习方式的转变 [J].
孔企平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8) :19-23
[7]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J].
叶澜 .
教育研究, 1997, (09) :3-8
[8]  
第五项修炼.[M].(美) 圣吉 (Senge;P.) ; 著.中信出版社.2009,
[9]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美) 泰勒 (Tyler;R.W.) ;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0]  
大教学论.[M].[捷]夸美纽斯 著;傅任敢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