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昭苏黄土剖面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历史

被引:32
作者
李传想 [1 ,2 ]
宋友桂 [1 ]
千琳勃 [1 ,2 ]
王乐民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
关键词
昭苏剖面; 黄土粒度; 末次冰期; 中亚; 气候变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1.06.022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处于西风区的中亚昭苏黄土进行了粒度分析,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粒度分析表明,昭苏黄土粉砂粒级含量最高,平均含量接近78%,黏土粒级次之,砂粒含量最低,具有典型的风尘堆积特征。剖面粒径>63μm含量变化能与格陵兰冰芯进行良好对比,记录了Heinrich事件和Younger Dryas冷事件及D-O旋回等具有全球意义的气候波动事件,揭示中亚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70 / 11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伊犁盆地黄土分布与组成特征 [J].
宋友桂 ;
史正涛 .
地理科学, 2010, 30 (02) :267-272
[2]   伊犁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其与黄土高原对比 [J].
宋友桂 ;
史正涛 ;
方小敏 ;
NIE Junsheng ;
NAOTO Ishikawa ;
强小科 ;
王旭龙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1) :61-72
[3]   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 [J].
张平 ;
宋春晖 ;
杨用彪 ;
高红山 ;
张红艳 ;
刘维明 ;
潘美慧 ;
刘平 ;
胡思虎 ;
夏维民 .
沉积学报, 2008, (03) :501-507
[4]   塬堡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不稳定性 [J].
陈一萌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05) :538-545
[5]   末次冰期东亚季风快速波动的模式与成因 [J].
管清玉 ;
潘保田 ;
邬光剑 ;
高红山 ;
李琼 ;
苏怀 .
沉积学报, 2007, (03) :429-436
[6]   天山黄土粒度特征及粉尘来源 [J].
史正涛 ;
董铭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55-57+64
[7]   伊犁盆地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 [J].
史正涛 ;
董铭 ;
方小敏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7-10
[8]   中国西风区与季风区黄土沉积特征对比研究 [J].
叶玮 ;
矢吹真代 ;
赵兴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89-794
[9]   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以陕西府谷老高川为例 [J].
刘艳霖 ;
岳乐平 ;
帕拉提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1) :78-83
[10]   新疆黄土分布规律及粉尘来源 [J].
叶玮 ;
桑长青 ;
赵兴有 .
中国沙漠, 2003, (05)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