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对三种硅藻脂肪酸组成的测试规律性分析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夏静芬
钱国英
贾永红
机构
[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硅藻; GC-MS; 脂肪酸;
D O 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07.0481
中图分类号
O657.63 [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比较分析了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新月菱形藻(Nitzshia closterium)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等3种硅藻在保留时间和质谱裂解方面的异同性规律。结果表明,强极性柱中各脂肪酸的分离顺序为低碳原子数到高碳原子数,碳原子数相同的组分分离顺序按低不饱和度到高不饱和度,弱极性柱中色谱出峰顺序也为低碳原子数到高碳原子数,与强极性柱一致,但碳原子数相同的组分分离顺序则从低饱和度到高饱和度,与强极性柱恰好相反;不同脂肪酸的质谱裂解表明,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基峰为m/z 74,单烯脂肪酸甲酯的基峰为m/z 55,双烯脂肪酸甲酯的基峰为m/z 67,而三烯以上脂肪酸甲酯的基峰则为m/z 79,本文认为基峰这一特点可用来确定不饱和度,以助于快速准确的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定性分析;本文还比较了TMSH和NaOH-CH3OH两种甲酯化方法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硅藻脂肪酸的含量,发现3种硅藻都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ω3 PUFAs主要为EPA。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五种底栖硅藻(鲍鱼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J].
黄鸿洲 ;
康燕玉 ;
梁君荣 ;
高亚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 (02) :349-354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溴二苯醚及多溴联苯 [J].
吴惠勤 ;
黄晓兰 ;
黄芳 ;
林晓珊 .
分析化学, 2007, (03) :325-329
[3]   保健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GC/MS分析 [J].
付松 ;
徐先顺 ;
向奋飞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09) :1042-1044
[4]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过氧化苯甲酰和苯甲酸 [J].
可成友 ;
吴晓芳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04) :438-439
[5]   14种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J].
蒋霞敏 ;
郑亦周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3) :243-247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螺旋藻脂肪酸组成 [J].
邓青 ;
张晓梅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37-38
[7]   30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 [J].
曹春晖 ;
孙世春 ;
麦康森 ;
梁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428-434
[8]   中华鳖溶血性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性研究 [J].
孙红祥 ;
舒妙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2) :62-65
[9]   三角褐指藻不同藻株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J].
陆开宏 ;
林霞 ;
钱云霞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20-24
[10]   微藻的应用概述 [J].
梁英 ;
麦康森 ;
孙世春 ;
不详 .
海洋湖沼通报 , 1999, (02) :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