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输导体系与勘探方向

被引:11
作者
王祥 [1 ,2 ]
吕修祥 [1 ,2 ]
刘国勇 [3 ]
张艳萍 [1 ,2 ]
焦伟伟 [4 ]
华晓莉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输导体系; 勘探方向;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塔河油田区域地质情况,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输导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输导体系分为断裂与构造裂隙输导体系、不整合面与风化壳输导体系、奥陶系岩溶孔、缝、洞输导体系。断层及其伴生的构造裂隙和强烈的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岩溶裂缝网络构成了塔河油田主体区的油气输导格架,断层及其伴生的构造裂隙与长期南倾的不整合面构建了塔河油田外围区油气的输导格架。根据油气输导要素特征和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提出3个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塔河油田三区北部裂缝—岩溶型油气藏、塔河主体区地层不整合—岩溶型油气藏和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奥陶系岩溶—裂缝型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24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卡塔克古隆起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演化特征 [J].
李坤 ;
沈忠民 ;
肖宗林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3) :317-320
[2]   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J].
苏江玉 ;
俞仁连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1, (02) :105-112
[3]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S108井区奥陶系一间房组裂缝性储层研究 [J].
梁积伟 ;
李宗杰 ;
刘昊伟 ;
李玮 ;
云露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5) :447-452
[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综述 [J].
沈朴 ;
张善文 ;
林会喜 ;
彭传圣 ;
孙超 ;
程付启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4) :4-8+111
[5]   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输导作用 [J].
邱贻博 ;
王永诗 ;
刘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4) :1-3+111
[6]   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彭守涛 ;
何治亮 ;
丁勇 ;
张涛 ;
夏东领 ;
汲生珍 ;
云金表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2) :108-114
[7]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J].
漆立新 ;
云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1-12
[8]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 [J].
杨宁 ;
吕修祥 ;
陈梅涛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5+117
[9]   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缝洞系统与油气分布 [J].
饶丹 ;
马绪杰 ;
贾存善 ;
蒋小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6) :589-592
[10]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演化 [J].
李坤 ;
赵锡奎 ;
张小兵 ;
叶斌 .
地质科学, 2007, (04) :76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