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带内部结构及其输导作用

被引:24
作者
邱贻博 [1 ]
王永诗 [1 ]
刘伟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关键词
断裂带; 内部结构; 输导作用; 流体活动; 断裂活动;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4.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及其输导作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过野外露头及室内岩心观察发现,断裂带内部结构具有分带性,主要包括破碎带和高裂缝带,同时影响断裂带输导作用的物质因素主要有断裂带破碎程度、泥岩涂抹和矿物沉淀3方面。根据断裂带流体活动周期性变化特征,在断裂发生、发展和封闭的不同时期,将断裂带的输导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断裂活动期油气沿断裂带的高效运移阶段、断裂静止期前后油气沿断裂裂缝带的连续运移阶段和断裂静止期油气沿断裂破碎带的低速运移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11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渤南洼陷断层封闭性评价——以义37断块为例 [J].
魏艳萍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36-38+113
[2]   油气沿断层输导的压力降模型 [J].
庄嘉翠 ;
张善文 ;
王永诗 ;
林会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46-48+52+114
[3]   郯庐走滑断裂带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金县地区为例 [J].
邓津辉 ;
周心怀 ;
魏刚 ;
孙书滨 ;
王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102-106
[4]   断裂输导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杜春国 ;
郝芳 ;
邹华耀 ;
张树林 ;
付晓飞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1) :51-56
[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断裂带方解石脉天然气包裹体研究 [J].
李荣西 ;
席胜利 ;
邸领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63-466+471
[6]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剖析油气沿断层运移规律 [J].
宋胜浩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17-20+145
[7]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探讨断层封闭性 [J].
周庆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6) :1-3+103
[8]   断裂控油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为例 [J].
尚尔杰 ;
金之钧 ;
丁文龙 ;
张义杰 ;
曾溅辉 ;
王洪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414-418
[9]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 [J].
付晓飞 ;
方德庆 ;
吕延防 ;
付广 ;
孙永河 .
地球科学, 2005, (03) :328-336
[10]   基底断裂"隐性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作用 [J].
汪泽成 ;
赵文智 ;
门相勇 ;
郑红菊 ;
李熙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