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马尼特地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16
作者
赵菲菲
孙丰月
刘金龙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片麻状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年代学; 马尼特地区; 东昆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为确定东昆仑马尼特地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本次测试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MS(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95.6±1.1Ma(MSWD=0.13),属于晚寒武世.马尼特片麻状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为61.47%63.99%,Na2O、K2O和CaO含量分别为2.91%3.64%、0.93%2.31%和4.29%6.52%,全碱ALK=3.92%5.69%,铝饱和指数A/CNK=0.83~0.97,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不相容元素(Th、U),相对亏损Nb、Ta、Zr、Ti高场强元素的特征,Nb/Ta、La/Nb、Th/Nb、Th/La等比值显示出岩石具有壳源特征.岩石具有高的εHf(t)值(12.2~15.0),Hf两阶段模式年龄在506~662Ma范围内,其岩浆源区初始物质主要来源于新生地壳.岩石在微量元素Rb-(Y+Nb)构造判别图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在R1-R2构造判别图落入板块碰撞前消减区花岗岩区域.结合岩石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推测其应形成于原特提斯洋俯冲的构造环境,属于大洋洋壳向南俯冲的产物,即柴达木地块和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之间的洋壳同时向南、北发生双向俯冲消减.
引用
收藏
页码:927 / 940+1044 +10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许庆林.吉林大学.2014, 10
[2]  
祁漫塔格地质走廊域古生代—中生代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研究.[D].王秉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05
[3]  
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D].裴先治.西北大学.2001, 01
[4]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带得力斯坦南MOR型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J].
李瑞保 ;
裴先治 ;
李佐臣 ;
陈有炘 ;
刘成军 ;
裴磊 ;
徐通 ;
刘战庆 ;
魏博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40 (07) :1148-1162
[5]   青海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西段哥日卓托杂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 [J].
刘金龙 ;
孙丰月 ;
李良 ;
赵菲菲 ;
王英德 ;
王硕 ;
张宇婷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40 (06) :965-981
[6]   东昆仑东段纳赤台岩群变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陈有炘 ;
裴先治 ;
李瑞保 ;
李佐臣 ;
裴磊 ;
陈国超 ;
刘成军 ;
李小兵 ;
杨杰 .
地学前缘, 2013, 20 (06) :240-254
[7]   东昆仑中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J].
刘彬 ;
马昌前 ;
郭盼 ;
张金阳 ;
熊富浩 ;
黄坚 ;
蒋红安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 38 (05) :947-962
[8]   柴达木盆地南缘晚奥陶世万宝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 [J].
王晓霞 ;
胡能高 ;
王涛 ;
孙延贵 ;
巨生成青海省地调院 ;
卢欣祥 ;
李舢 ;
齐秋菊 .
岩石学报, 2012, 28 (09) :2950-2962
[9]   东昆仑祁漫塔格早奥陶世岛弧:中基性火成岩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及年代学证据 [J].
崔美慧 ;
孟繁聪 ;
吴祥珂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365-3379
[10]   祁漫塔格地区早志留世侵入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曹世泰 ;
刘晓康 ;
马永胜 ;
李家勇 ;
马玉林 .
青海科技, 2011, 18 (05)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