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被引:29
作者
马晓蕾 [1 ,2 ]
马延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GIS; 交通可达性; 经济发展水平; IDW空间差值;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6.105
中图分类号
F572 [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基于GIS空间分析及IDW空间差值,对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86个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借助SPSS软件对二者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交通可达性和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的成渝经济区等地;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呈正相关关系,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中低等级组合中,"高高"组合的城市数量占11%,"高中"占11.5%,"高低"占14%;"中中"占6%,"中低"占46%;"低中"占0.5%,"低低"占11%。处于"中低"和"高低"水平为主,即交通可达性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占我国地级城市的比例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