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中国大地构造几个重大问题的探讨
被引:17
作者:
杨志华
苏生瑞
李勇
张传林
周美夫
赵太平
机构:
[1]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长安大学!陕西西安,长安大学!陕西西安,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南京,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
来源:
关键词:
大地构造;
动力学理论;
抽拉构造;
陆内造山带;
成矿作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中国大地构造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甚多 ,文中选择了其中的 4个加以讨论。首先是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动力学理论。现在流行的按密度差、温度差建立的地幔对流、拆沉作用、地幔柱理论 ,阐明不了中国大陆岩石圈、大陆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与演化。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 ,任何一个自然形成的系统 ,其运动与演化的能源 (或力源 )都来源于它的自身 ;它内部的变形和结构几何学特征 ,也是它自身运动的结果。为此特提出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制约下的多层扭动涡旋甩出说———核幔壳“风暴”所引发的热核反应是地球发展与演化惟一的、统一的动力来源。第二 ,地槽、板块是涡旋甩出构造体系中的一种运动方式、一种造山模式。此外 ,我们根据秦岭和其它造山带所总结出来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 (或抽拉构造 )也是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壳块内部的一种新的运动方式 ,它是继地槽学说、板块构造理论以后一种新的造山模式。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抽拉构造理论的基本特征。第三 ,中国大陆岩石圈在中—新生代时期、在陆相沉积盆地形成以后、在抽拉构造体制作用下所形成的 (陆内 )造山带以及它们之间的残留陆相 (或海相 )沉积盆地 ,是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陆内造山作用是中国大陆划时代的造山作用 ,所形成的造山带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造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40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