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二叠系太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31
作者
蒙晓灵 [1 ,2 ]
张宏波 [3 ]
冯强汉 [1 ,2 ]
张保国 [1 ,2 ]
王彩丽 [1 ,2 ]
王准备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处
关键词
烃源岩; 储集岩; 储盖组合; 太原组; 神木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揭示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天然气成藏条件与主要控制因素,利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油气成藏原理,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太原组生烃条件和储集层特征、储盖条件和生储盖组合进行了系统剖析,同时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二段煤系地层是太原组气藏的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条件优越;山西组二段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能力强,同时具有物性封闭和烃浓度封闭双重封盖能力,具备良好的储盖条件;受物源和沉积作用双重控制,太原组储集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物性总体呈现低孔、低-特低渗特征,但由于石英砂岩储层的发育,局部仍存在富集高产层段。储集岩物性是影响该区太原组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平面上追踪石英砂岩储层展布是今后降低钻井风险、确保气井高产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储层评价与开发对策 [J].
侯瑞云 ;
刘忠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1) :118-128
[2]   神木气田太原组气藏开发低效性主控因素 [J].
蒙晓灵 ;
张宏波 ;
刘志军 ;
冯强汉 ;
王华 ;
王心敏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 (01) :7-10+117
[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 [J].
张永贵 ;
刘振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4) :560-567
[4]   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付兆辉 ;
秦伟军 ;
李敏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 25 (04) :7-10+14+5
[5]   鄂尔多斯地区东北部大牛地气田山西组沉积相 [J].
张广权 ;
陈舒薇 ;
郭书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388-396+403
[6]   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西部次凹构造特征分析 [J].
董立 ;
李鹏 ;
陈伟 ;
张可铭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 25 (03) :33-36+39
[7]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太原组沉积特征与演化 [J].
兰朝利 ;
张君峰 ;
陶维祥 ;
张永忠 ;
杨明慧 ;
王金秀 .
地质学报, 2011, 85 (04) :533-542
[8]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西组砂体组合类型及成因模式 [J].
陈昭佑 ;
王光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5) :632-639
[9]   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兰朝利 ;
张永忠 ;
张君峰 ;
杨明慧 ;
王金秀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5 (01) :7-11+108
[10]   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大面积岩性气藏分布与成因 [J].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 (06) :664-66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