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平正义作为国际投资条约的价值取向

被引:3
作者
陈辉萍 [1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2] 厦门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4 [国际投资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公平正义是法律尤其是国际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国际法中的公平正义应该包括四项原则:经济主权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因此,有必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针对当代BIT的种种弊端和不足进行变革。就2012年签署的中加BIT而言,笔者持有与哈顿教授不同的看法:中加BIT谈判双方在地位上是平等自由的;从内容上看,中加BIT相对比较公平;从总体上看,它较好地平衡了东道国和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它体现了公平正义中的差别原则,对中国和加拿大各自的特殊情况给予公平的特殊考虑和安排。但是,中加BIT对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公正公平待遇"的规定,有可能是加方有意陷中国于不利,这是不公平不正义的。加方明知这一点,却不提醒中方,其后果是,加拿大投资者在中国投资,可以援引中加BIT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中国在1994年1月1日之后生效其他BIT中笼统含糊的公正公平待遇条款,从而挑战中国的某些重大的内政措施。有了中加BIT的谈判经验和教训,今后中国在与美国和欧盟谈判BIT时,应当以国家经济主权为最高圭臬,既要坚持平等自由原则和权利义务平衡原则,又要坚持差别原则,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和要求,同时要特别小心避免中加BIT中最惠国待遇条款那样的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83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投资者与东道国权益保护平衡问题研究 [J].
余劲松 .
中国法学, 2011, (02) :132-143
[3]   论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失衡”与革新 [J].
曾华群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6) :7-15
[4]   新世纪国际法的发展与和谐世界 [J].
肖永平 ;
袁发强 .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0, 11 (01) :13-31
[5]   变革期双边投资条约实践述评 [J].
曾华群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7, 14 (03) :1-33
[7]   双边投资条约真吸引了外资吗?——BITs引资效果的经验研究 [J].
张晓斌 .
当代财经, 2006, (04) :102-106
[8]   亚里士多德正义观及其启示 [J].
马捷莎 ;
李祥 .
学术交流, 2006, (01) :23-26
[9]  
国际法——变动世界中的公平与正义[J]. 李居迁.清华法治论衡. 2005(01)
[10]  
国际经济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安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