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图谱分析稻属相关种的多样性

被引:1
作者
彭桂香 [1 ]
谭义 [2 ]
李金泉 [3 ]
刘向东 [3 ]
谭志远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3] 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野生稻; 脂肪酸图谱; 多样性; 气相色谱分析;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9.05.010
中图分类号
S511.02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将脂肪酸转化成脂肪酸甲酯后通过气相色谱法(GC)来测定,具有快速、高效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种、亚种或群落间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采用该技术对来源于亚洲(亚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非洲(非洲栽培稻、短舌野生稻、斑点野生稻)、澳洲(澳洲野生稻)和美洲(高秆野生稻)的稻属相关种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图谱能够在种及种以下的亚种或品种水平显示各水稻样品或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可以作为水稻品质育种的筛选指标,或示踪水稻种质的来源,为稻米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SSR标记在疣粒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中的多态性研究 [J].
李冬波 ;
张端品 ;
林兴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8 (01) :1-4
[2]   栽培稻与Oryza officinalis相似群野生稻基因组VDAC基因的比较 [J].
马亢 ;
周杰 ;
覃瑞 ;
刘新琼 ;
刘学群 ;
王春台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341-344
[3]   几种稻米中脂肪酸的研究 [J].
邢晓燕 ;
回瑞华 ;
侯冬岩 ;
李学成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 :43-45
[4]  
Rice PHYC gene: structure, expression, map position and evolution[J] . Debabrata Basu,Katayoon Dehesh,Hans-Joerg Schneider-Poetsch,Sandra E. Harrington,Susan R. McCouch,Peter H. Quail.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2000 (1)
[5]   Two new genomes in the Oryza complex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divergence analysis using total genomic DNA hybridization [J].
Aggarwal, RK ;
Brar, DS ;
Khush, GS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1997, 254 (01) :1-12
[6]  
Interrelationship of cultivated rices Oryza sativa and O. glaberrima with wild O. perennis complex[J] . D. Pental,S. R. Barn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