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看弱势群体“差生群”生成原因及对策

被引:11
作者
王后雄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
关键词
社会学; 弱势群体; 差生群;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弱势群体“差生群”问题是中国教育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通过社会政策、学校体制、教师、学生和课程等要素的考察与分析,得出贫困、教育公正失衡、社会排斥等是“差生群”生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就我国基本国情而言,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及“差生群”问题应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遏制“差生群”的生成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村教育如何弱势走强 [J].
陈敬朴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3, (11) :14-18
[3]   全纳教育视角中的农村教育发展 [J].
陈云英 .
教育研究, 2003, (08) :13-15
[4]   2002: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 [J].
本刊编辑部 .
社会学研究, 2003, (02) :3-27
[5]   学校场域中的“规则”打造——一种社会学视角 [J].
马维娜 .
学科教育, 2002, (09) :6-12+39
[6]   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 [J].
杨慧芳 .
心理科学, 2002, (02) :244-245
[7]   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 [J].
胡鞍钢 ;
李春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3) :70-81+206
[8]   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 [J].
吴康宁 .
课程教材.教法., 2000, (11) :16-19
[9]   3-9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 [J].
李俊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04)
[10]  
从国际比较看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J]. 高如峰,刘微.新华文摘. 200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