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阶段划分与国际经验启示

被引:18
作者
王萱
宋德勇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对减排; 绝对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当前我国的碳减排是一种"相对减排",即碳强度的减排。实现碳排放总量的减排,或者说"绝对减排",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碳排放都已跨过峰值点,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走出了形形色色的道路,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发展经验。研究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国低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客观而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现有的文献出发,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与碳生产率的变化规律,进而将碳排放划分为碳排放积累阶段、碳相对减排阶段和碳绝对减排阶段等三个阶段。美国、日本、英国等八个主要发达国家1850-2010年的历史数据很好地验证了这一变化规律,这些国家基本上都跨进了碳排放的绝对减排阶段,而我国正处于且未来几十年里仍将处于碳排放的相对减排阶段。汲取他国经验,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幅度提高碳生产率水平,是我国从"相对减排"通往"绝对减排"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碳排放与碳减排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J].
周五七 ;
聂鸣 .
经济评论, 2012, (05) :144-151
[2]   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分析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J].
王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04) :142-145+160
[3]   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下若干关键经济指标研究 [J].
彭斯震 ;
张九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5) :27-31
[5]   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的经验启示 [J].
张晨栋 ;
宋德勇 .
生态经济, 2011, (10) :24-28
[6]   我国高碳发展模式下的碳生产率增长分析 [J].
王永龙 .
经济学家, 2011, (09) :36-41
[7]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 [J].
潘家华 ;
张丽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5) :47-57
[8]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渠慎宁 ;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0-15
[9]   上海市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关系 [J].
谌伟 ;
诸大建 ;
白竹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9) :24-29
[10]   中国碳排放:国际比较与减排战略 [J].
周伟 ;
米红 .
资源科学, 2010, 32 (08) :1570-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