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tischismus及相关词在马克思著作中的话语变迁

被引:5
作者
刘召峰
机构
[1]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Fetischismus; 拜物教性质; 拜物教观念; 话语变迁; 领域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著作中Fetischismus及相关词Fetisch、Fetischdiener的使用,经历了由"沿用旧义"到"赋予新意"的"话语变迁"。这一"话语变迁",缘于"指称对象"的"领域转移":由指称社会崇拜现象(属"意识形态领域")到指称商品生产与交换领域的现象。这一"领域转移",是在马克思的研究重心发生转移的思想大背景下发生的,它缘于马克思对于两个"指称对象"的"共同点"的体认——"人手的产物"与"人脑的产物"作为"产物"都实现了相对于自己的"创造者"的"独立化"。不过,我们需要同时明确两个"指称对象"的差别:Fetischismus的"旧义",泛指人们把某种自然或人造物看作具有魔力的东西而加以崇拜的社会现象,而马克思赋予Fetischismus的其中一个"新意",却特指"经济学家"的一种"错认";"崇拜"物与作为一种"错认"的"拜物教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混同。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拜物教/恋物癖:一个概念的谱系学考察 [J].
吴琼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3) :88-99
[12]   商品拜物教:从日常生活到形而上学 [J].
仰海峰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2) :13-17
[13]   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 [J].
刘召峰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9 (0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