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复制”还是“精英循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再分析

被引:14
作者
吴晓林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阶层复制; 精英循环; 社会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学界对于"高等教育如何促进社会流动",形成了"冲突论"和"功能论"两种主张。在中国,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不断弱化似乎正成为事实。实际上,不能过度解读和指责"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发挥作用弱化"的问题,要想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61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 [J].
孙明 .
社会, 2011, 31 (05) :48-69
[2]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大学生就业歧视影响因素研究 [J].
葛晓梅 .
统计与决策, 2011, (15) :103-105
[3]   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约为86.6% [J].
常红 .
共产党员, 2010, (14) :25-25
[4]   从“过渡阶层”到“积极公民”——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整合功能研究 [J].
吴晓林 ;
赵志鸿 .
高教探索, 2010, (04) :30-34
[5]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教育分层功能的弱化及其对策 [J].
周艳 ;
王洪兰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5) :95-99
[6]   阶层背景对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 市场转型与分割的阶层再生产 [J].
李黎明 ;
李卫东 .
社会, 2009, 29 (05) :114-131+226
[7]   桥梁与屏障:当今中国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研究 [J].
陈卓 .
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6) :23-27
[9]   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J].
刘慧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7-22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 [J].
谢作栩 ;
王伟宜 .
教育学报, 2006, (02) :65-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