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东营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期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云献 [1 ]
沈忠民 [1 ]
王英 [2 ]
刘海燕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东濮凹陷;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成藏期; 原油; 烃源岩; 流体包裹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下第三系浅层东营组有丰富的油气藏,但对其认识还相对较薄弱。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分析,并结合东营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演化资料,对东营组油藏的形成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营组原油密度大、黏度高、成熟度低,其母质来源以湖相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形成于咸化度较高的强还原环境。文留地区东营组曾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东营组中后期(距今21~24Ma);第二期发生在第四纪(距今1.75Ma)之后。第一期为油藏主要形成期,原油来源于下部沙三段盐湖相烃源岩,为下生上储型油藏,埋深大于2 000m的油藏保存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濮凹陷地质特征研究 [J].
周新科 ;
许化政 .
石油学报, 2007, (05) :20-26
[2]   塔里木盆地煤岩生物降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证据 [J].
刘全有 ;
刘文汇 .
石油学报, 2007, (01) :50-53
[3]   东濮凹陷断裂系统及变换构造 [J].
陈书平 ;
漆家福 ;
王德仁 ;
程秀申 ;
赵衍彬 ;
徐振强 ;
解晨 ;
孙海龙 .
石油学报, 2007, (01) :43-49
[4]   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原油成熟度研究 [J].
黄龙威 .
石油学报, 2006, (05) :51-55
[5]   东濮凹陷晚期洼陷成藏系统的油气勘探 [J].
苏惠 ;
朱述坤 ;
张金川 ;
王萍霞 ;
何锋 ;
曾探 .
断块油气田, 2005, (05) :13-16+90
[6]   油气成藏期研究新进展 [J].
马安来 ;
张水昌 ;
张大江 ;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71-276
[7]   包裹体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的前提条件和关键问题 [J].
陶士振 .
地质科学, 2004, (01) :77-91
[8]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 [J].
张林晔 ;
蒋有录 ;
刘华 ;
谭丽娟 ;
张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61-64
[9]   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油田原油地球化学与物性特征 [J].
谈玉明 ;
冯建辉 ;
靳广兴 ;
张云献 ;
潘长春 ;
盛国英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2003, (03) :271-281
[10]   东濮凹陷濮深8井油气与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J].
武晓玲 ;
卢福长 ;
张云献 ;
唐文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32-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