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流媒体关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报道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10
作者
孔令杰 [1 ,2 ]
王看 [1 ]
刘聪聪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国际主流媒体; 南海仲裁案; 报道手法; 国际话语;
D O I
10.19780/j.cnki.2096-0484.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自菲律宾于2013年1月提起仲裁程序以来,南海仲裁案成为国内外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话题。查明国际主流媒体关于此案的报道情况,梳理其常用报道手法,界定报道中常见的事实错误,比较总结其与中国官方媒体的对抗焦点,显然有助于我国在最终裁决出台后做好关于该案的外宣工作。2013-2015年间域外主流媒体报道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它们共采取了先声夺人、片面报道、曲解事实等八种报道手法,存在中国主张整个南海的主权等八个常见事实错误,与中国官方媒体在案件起因、中方立场政策合法性等六个方面存在直接的观点对抗。国际主流媒体对该案的报道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片面性、误导性,影响国际社会对案件形成客观认知,严重削弱了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国际话语表达。我国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基本原则,积极采取必要和适当措施,加强该案的外宣工作,努力将该案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6+124 +124-12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中菲南海仲裁案之“无效性” [J].
高圣惕 .
国际问题研究, 2015, (05) :65-90+130
[3]   国际法律程序中法官和仲裁员因素——以中菲南海争端仲裁案为例 [J].
吴慧 ;
商韬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5) :3-20+154
[4]   国际主流媒体发展战略研究及其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启示 [J].
黄廓 ;
姜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2) :45-51
[5]   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偏见词汇与“中国形象”塑造——基于对《纽约时报》的实证研究 [J].
范勇 .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08) :173-176
[6]   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翻译与词字翻译——以“中国共产党”的英译为例 [J].
赵心树 .
国际新闻界, 2004, (04) :12-17+24
[7]  
不接受、不参与才是真正践行国际法[N]. 钟声.&nbsp&nbsp人民日报. 2015 (00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关于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裁决的声明[N]. &nbsp&nbsp人民日报. 2015 (007)
[9]  
外交部受权发表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N]. &nbsp&nbsp人民日报. 2014 (003)
[10]  
滥用国际法律程序的图谋不可能得逞[N]. &nbsp&nbsp人民日报. 2014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