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探讨

被引:38
作者
袁兴中 [1 ,2 ]
熊森 [3 ]
李波 [1 ,2 ]
徐静波 [1 ,2 ]
刘红 [1 ,2 ]
王强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重庆市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消落带; 湿地; 生态友好; 可持续利用; 三峡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的消落带湿地,其生态环境既是严峻考验,同时也是生态机遇。消落带冬季蓄水淹没期间,生长季节积累下来的有机物质在水下厌氧分解,成为二次污染源。大面积消落带植被在出露的生长季节所蓄积的碳及营养物质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加以妥善利用,就可化害为利。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着眼于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友好型利用,立足消落带湿地向增加碳汇、生物生产、环境净化等多功能生态经济效益转变的需求,探索消落带湿地资源生态友好型利用的多种模式,包括湿地基塘工程、林泽工程、植物浮床工程、消落带湿地农业产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消落带湿地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93 +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J].
孙荣 ;
袁兴中 ;
刘红 ;
陈忠礼 ;
张跃伟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2) :208-214
[2]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友好型利用途径探索——以基塘工程为例 [J].
熊森 ;
李波 ;
肖红艳 ;
袁兴中 ;
陈忠礼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 (06) :23-26
[3]   三峡库区消落带崩塌滑坡脆弱性评价 [J].
周永娟 ;
仇江啸 ;
王效科 ;
林刚 ;
吴庆标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301-1307
[4]   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碳排放生态调控的科学思考 [J].
袁兴中 ;
刘红 ;
王建修 ;
王强 ;
肖红艳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 (02) :23-25
[5]   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J].
王强 ;
袁兴中 ;
刘红 ;
王建修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1) :2183-2188
[6]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流失的时空格局特征(英文) [J].
李月臣 ;
刘春霞 ;
袁兴中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9, 19 (01) :81-94
[7]   人工浮岛技术应用前景 [J].
王劼 ;
刘阳 ;
王泽民 ;
胡筱敏 .
环境保护科学, 2008, (05) :23-25
[8]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J].
张虹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1) :46-49
[9]   三峡水库库岸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初探 [J].
刘云峰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11) :79-82
[10]   三峡库区涨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J].
苏维词 ;
杨华 ;
罗有贤 ;
赵纯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4)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