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洛扎地区基性岩墙群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41
作者
童劲松 [1 ]
刘俊 [2 ]
钟华明 [2 ]
夏军 [2 ]
鲁如魁 [3 ]
李运怀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3] 西北大学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藏南洛扎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藏南洛扎地区广泛分布有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岩墙群,主要侵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及其以前的地层中,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138.0Ma±3.5Ma。基性岩墙可以划分为2种主要类型:一类低K(K2O=0.06%~0.54%),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低[∑REE=58.95×10-6~115.5×10-6,(La/Yb)N=0.23~2.94],亏损LILE;另一类富K(K2O=1.22%~1.67%),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REE=199.97×10-6~381.47×10-6,(La/Yb)N=6.57~11.5],富集LILE而亏损HFSE。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墙为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的大陆板内岩浆侵入体,可能分别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基性岩墙群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标志着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强烈的拉张、裂离和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上涌的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654 / 16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藏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江思宏 ;
聂凤军 ;
胡朋 ;
刘妍 ;
赖新荣 .
地质学报, 2007, (01) :60-71
[2]   An important spreading event of the Neo-Tethys Ocean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Evidence from zircon U-Pb SHRIMP dating on diabase in Nagarze, southern Tibet [J].
Jiang Sihong ;
Nie Fengjun ;
Hu Peng ;
Liu Yan .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6, 80 (04) :522-527
[3]   用玄武岩组成反演中—新生代华北岩石圈的演化 [J].
徐义刚 .
地学前缘, 2006, (02) :93-104
[4]   藏南洛扎地区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J].
夏军 ;
钟华明 ;
童劲松 ;
鲁如魁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03) :8-17
[5]   藏南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J].
钟华明 ;
童劲松 ;
夏军 ;
鲁如魁 ;
邱军强 .
地质通报, 2005, (01) :72-79
[6]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J].
钟华明 ;
夏军 ;
童劲松 ;
鲁如魁 ;
李运怀 ;
徐生发 .
地质通报, 2004, (Z1) :451-457
[7]   大陆造山带基底岩块中的基性岩墙群研究——以南秦岭武当地块为例 [J].
周鼎武 ;
张成立 ;
刘颖宇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2) :3-5
[8]  
化学地球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郑永飞主编, 1999
[9]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赵振华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