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成矿域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与成矿过程

被引:85
作者
张洪瑞
侯增谦
杨志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地质学; 特提斯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成矿背景; 地球动力学; 特提斯成矿域;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0.01.012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作为全球三大巨型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成矿域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特提斯构造带是欧亚大陆南部一条全球性纬向展布的构造带,夹持于东欧、哈萨克、塔里木、华北、扬子、印度支那地块和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之间,由若干个小陆块,如Anatolides、外高加索、Alborz、伊朗中部、鲁特、阿富汗、帕米尔、南羌塘、北羌塘、拉萨、保山、中缅马苏、西缅甸等,及陆块中间的造山带组成,是在晚古生代到新生代期间,古、新特提斯洋扩张与闭合过程中,历经两次大规模的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这一过程可主要概括为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以及欧亚大陆的增生,其中欧亚主动大陆边缘和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特提斯成矿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注定了其成矿具多金属、多类型的特征,漫长的空间展布决定了其金属堆积的连续成带性,其中的一些重要成矿带全球著名。文章在特提斯成矿域中识别出了6种主要的成矿作用,分别形成斑岩型Cu-Mo-Au、与岩浆热液有关的Sn-W、岩浆型铬铁矿、VMS型Cu-Pb-Zn、浅成低温热液型Au-Hg-Sb及与沉积岩有关的Pb-Zn等矿床。这些矿床都是在洋盆扩张、洋陆俯冲、大陆碰撞等地球动力学背景中形成的。与环太平洋、古亚洲等增生型造山带相比,特提斯成矿域中也保存了众多与俯冲作用相关的矿产,如斑岩矿床、浅成低温矿床、VMS矿床等。另外,特提斯成矿域中还有大量矿床的形成与碰撞环境密切相关,如东南亚锡多金属成矿带、Sahand-Bazman铜矿带,以此区别于典型的增生型成矿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3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86 条
[1]   斑岩铜矿床在东特提斯成矿域中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张洪瑞 ;
侯增谦 ;
宋玉财 ;
李政 ;
杨志明 ;
王召林 ;
王晓虎 ;
王淑贤 .
地质学报, 2009, 83 (12) :1818-1837
[2]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J]. 侯增谦,宋玉财,李政,王召林,杨志明,杨竹森,刘英超,田世洪,何龙清,陈开旭,王富春,赵呈祥,薛万文,鲁海峰.矿床地质. 2008(02)
[3]   西藏班公湖带多不杂超大型富金斑岩铜矿的高温高盐高氧化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证据 [J].
李光明 ;
李金祥 ;
秦克章 ;
张天平 ;
肖波 .
岩石学报, 2007, (05) :935-952
[4]  
SHRIMP dating of the Bangong Lake SSZ-type ophiolite: Constraints on the closure time of ocean in the Bangong Lake-Nujiang River,northwestern Tibet[J]. SHI RenDeng1,2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email: shird@ustc.edu.c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07)
[5]   班公湖SSZ型蛇绿岩年龄对班-怒洋时限的制约 [J].
史仁灯 .
科学通报, 2007, (02) :223-227
[6]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杨竹森 ;
孟祥金 ;
李振清 ;
杨志明 ;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郑有业 ;
聂凤军 ;
高永丰 ;
江思宏 ;
李光明 .
矿床地质, 2006, (06) :629-651
[7]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潘桂棠 ;
王安建 ;
莫宣学 ;
田世洪 ;
孙晓明 ;
丁林 ;
王二七 ;
高永丰 ;
谢玉玲 ;
曾普胜 ;
秦克章 ;
许继峰 ;
曲晓明 ;
杨志明 ;
杨竹森 ;
费红彩 ;
孟祥金 ;
李振清 .
矿床地质, 2006, (05) :521-543
[8]   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早期碰撞过程与动力学模型——来自西藏冈底斯新生代火成岩证据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高永丰 ;
杨志明 ;
董国臣 ;
丁林 .
地质学报, 2006, (09) :1233-1248
[9]   藏南拆离系锑金成矿特征与成因模式 [J].
杨竹森 ;
侯增谦 ;
高伟 ;
王海平 ;
李振清 ;
孟祥金 ;
曲晓明 .
地质学报, 2006, (09) :1377-1391
[10]   冈底斯斑岩铜矿与南部青藏高原隆升之关系——来自含矿斑岩中多阶段锆石的证据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莫宣学 ;
董国臣 ;
徐文艺 ;
辛洪波 .
矿床地质, 2006, (04) :38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