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拆离系锑金成矿特征与成因模式

被引:134
作者
杨竹森 [1 ]
侯增谦 [2 ]
高伟 [3 ]
王海平 [1 ]
李振清 [1 ]
孟祥金 [1 ]
曲晓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锑金矿床; 矿床类型;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变质核杂岩; 藏南拆离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P618.66 [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藏南拆离系是一条重要的锑、金成矿带,呈东西向平行于变质核杂岩带展布。通过对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识别出3种主要矿床类型:1沙拉岗式锑矿床:受南北向正断层和东西向层间断层控制,矿体为石英-辉锑矿脉,围岩蚀变较弱;2马扎拉式锑-金矿床:主要受间断层控制,局部与南北向断层相关,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辉锑矿脉体群组成,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发育;3浪卡子式金矿床:位于变质核杂岩周缘,受剥离断层和正断层控制,矿体呈石英细脉和蚀变岩构成的透镜体,硅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强烈。石英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流体主要为低温和低盐度流体。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显示,沙拉岗式锑矿床具有西藏地热水的特征(δD值为-140‰-166‰),而马扎拉式锑-金矿床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两者的硫同位素大多具有岩浆硫的特征。矿床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驱动的地热系统密切相关,在变质核杂岩附近形成浪卡子式金矿床,向外形成马扎拉式锑-金矿床,远离核杂岩形成沙拉岗式锑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1377 / 139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早期碰撞过程与动力学模型——来自西藏冈底斯新生代火成岩证据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高永丰 ;
杨志明 ;
董国臣 ;
丁林 .
地质学报, 2006, (09) :1233-1248
[2]   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徐文艺 ;
曲晓明 ;
侯增谦 ;
杨丹 ;
杨竹森 ;
崔艳合 ;
陈伟十 .
矿床地质, 2006, (03) :243-251
[3]   西藏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J].
佘宏全 ;
丰成友 ;
张德全 ;
潘桂棠 ;
李光明 .
矿床地质, 2005, (05) :41-53
[4]   藏南洛扎地区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J].
夏军 ;
钟华明 ;
童劲松 ;
鲁如魁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03) :8-17
[5]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J].
聂凤军 ;
胡朋 ;
江思宏 ;
李振清 ;
刘妍 ;
周永章 .
地质学报, 2005, (03) :373-385
[6]   藏南上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性质与分布:来自热水流体活动的证据 [J].
李振清 ;
侯增谦 ;
聂凤军 ;
孟祥金 .
地质学报, 2005, (01) :68-77
[7]   西藏南部康马岩体岩石类型及其同位素测年 [J].
刘文灿 ;
王瑜 ;
张祥信 ;
李惠民 ;
周志广 ;
赵兴国 .
地学前缘, 2004, (04) :491-501
[8]   冈底斯铜矿带埃达克质含矿斑岩的源区组成与地壳混染:Nd、Sr、Pb、O同位素约束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国连杰 ;
徐文艺 .
地质学报, 2004, (06) :813-821
[9]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J].
侯增谦 ;
李振清 .
地质学报, 2004, (04) :482-493
[10]   藏南定日地区主中央冲断层与藏南拆离系的特征及其活动时代 [J].
刘焰 ;
Wolfgang Siebel ;
李剑 ;
肖序常 .
地质通报, 2004, (07) :63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