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淀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杨铭铎
曲敏
李元瑞
机构
[1] 黑龙江商学院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 陕西 杨凌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关键词
氧化淀粉; 机制; 应用;
D O I
10.19492/j.cnki.1672-0946.2000.04.001
中图分类号
TS236 [淀粉加工制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从氧化淀粉的历史沿革入手,论述其反应机制、性质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3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变性淀粉的主要品种及其制法 [J].
夏恒连 .
中国商办工业, 1998, (12) :38-41
[2]   食用变性淀粉的性质及用途 [J].
吴田瑞,杨林 .
西部粮油科技, 1995, (04) :16-18
[3]   低取代度小麦淀粉磷酸酯的研究 [J].
董彩文,陈肇锬 .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5, (02) :1-7
[4]   甘薯精白淀粉和变性淀粉的研制及性能的研究 [J].
杨泌泉,夏延斌,陈杰,唐新国,吴佐珍,甘宁,陈福友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4, (03) :5-9
[5]   变性淀粉作为油脂代用品在食品中的应用 [J].
汪礼杨 .
食品科学 , 1992, (08) :17-20
[6]  
氧化淀粉的方法[P]. 多甘·沙欣·西瓦斯里吉尔;特奥多尔·马克西米利安·斯拉盖克;迪尔克·德维特;科内利斯·费斯特·戈特利布;赖尼尔·约瑟夫·约翰内斯·扬森;汉斯·范奥弗瑞姆.中国专利:CN1212708A,1999-03-31
[7]  
淀粉衍生物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姚献平, 1999
[8]  
变性淀粉生产与应用手册[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张友松主编, 1999
[9]  
变性淀粉[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张力田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