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在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油层组为例

被引:7
作者
高剑波 [1 ]
张厚和 [1 ]
庞雄奇 [2 ,3 ]
陈冬霞 [2 ,3 ]
王志欣 [2 ,3 ]
姜振学 [2 ,3 ]
王学东 [4 ]
王银珍 [5 ]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5]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关键词
QGF-E; QGF; 低渗透; 致密砂岩; 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近100个致密砂岩岩屑样品进行定量颗粒荧光(QGF/QGF-E)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的QGF-Index(颗粒荧光指数)和QGF-E(颗粒抽提物荧光指数)数值相对较低,且QGF-Index值和QGF-E值两者匹配关系复杂,显示低渗透致密砂岩薄互层成藏差异性明显;储层中低渗透致密砂泥岩薄互层油气微观运聚充注机理分为4类:排烃高峰期充分充注型,排烃高峰期欠充注型,排烃高峰期后充注型,未充注型。定量颗粒荧光技术是发现低渗透致密砂岩薄互层中含油层段的有效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64 +1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新近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藏成藏时间研究 [J].
李贤庆 ;
董鹏 ;
仰云峰 ;
王康东 ;
孔龙玺 ;
冯松宝 ;
彭德华 ;
陈琰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6) :44-48+181
[2]   利用包裹体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充注史与古流体势 [J].
单秀琴 ;
陈红汉 ;
罗霞 ;
高嘉玉 ;
张英 .
岩石学报, 2007, (09) :2303-2308
[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J].
高剑波 ;
庞雄奇 ;
王志欣 ;
姜振学 ;
丁保来 ;
席胜利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5-12+18
[4]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岩性油气藏的隐蔽输导通道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张俊 ;
李明刚 .
地质学报, 2007, (02) :252-258
[5]   一种快速检测油包裹体的新方法——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初步应用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刘可禹 ;
付秀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386-390
[6]   东营凹陷原油、储层吸附烃全扫描荧光特征与应用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刘可禹 ;
金之钧 .
地质学报, 2006, (03) :439-445
[7]  
流体包裹体.[M].卢焕章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