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岩性油气藏的隐蔽输导通道

被引:25
作者
陈冬霞
庞雄奇
张俊
李明刚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QGF; QGF-E; 定量颗粒荧光; 隐蔽输导; 岩性油气藏;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5口井101块沙三段致密储层、薄层粉砂岩进行了定量荧光QGF-E和QGF分析。分析表明,牛24、牛83、牛876、王550、牛872等5口井致密薄储层颗粒具有相对较高的荧光,显示这些较致密的粉砂岩为过去或现在的油气运移路径/运载层,表明致密砂岩、粉砂岩、薄层砂岩可作为烃类运移的通道。这类薄层隐蔽输导通道为深凹带牛庄洼陷深部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进入无断层切割的沙三段中、下亚段的砂岩透镜体而成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该研究结果对于东营凹陷正在进行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松辽盆地嫩江组大型陆相坳陷湖盆湖底水道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冯志强 ;
张顺 ;
解习农 ;
安广柱 ;
赵波 ;
侯艳平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26-1232+1240
[2]   塔北地区志留系典型油气藏古油水界面恢复 [J].
姜振学 ;
王显东 ;
庞雄奇 ;
张俊 ;
田丰华 .
地球科学, 2006, (02) :201-208
[3]   东营凹陷原油、储层吸附烃全扫描荧光特征与应用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刘可禹 ;
金之钧 .
地质学报, 2006, (03) :439-445
[4]   利用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姜振学 ;
苗盛 ;
张俊 ;
田丰华 .
地质学报, 2006, (03) :432-438
[5]  
关于深洼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与思考[J]. 卓勤功.油气地球物理. 2005(04)
[6]  
关于深洼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与思考[J]. 卓勤功.油气地球物理. 2005 (04)
[7]   辽河西部凹陷岩性油气藏展布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选择 [J].
单俊峰 ;
陈振岩 ;
回雪峰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4) :29-33+84
[8]   济阳坳陷未来10年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趋势分析 [J].
赵乐强 ;
宋国奇 ;
高磊 ;
李传华 ;
伍松柏 ;
张燕 ;
杨万芹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3) :30-34+70
[9]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J].
蒙启安 ;
黄薇 ;
林铁峰 ;
张顺 ;
厉玉乐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4) :6-11+1
[10]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张俊 .
地球科学, 2004, (04) :48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