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律师调查令

被引:21
作者
王杏飞 [1 ]
刘洋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证据收集; 律师调查令; 证明妨碍; 文书提出命令;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17.03.012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6.5 [律师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制度虽形式有别,但都以证据收集方式和制裁效果作为制度构建的主轴。相比之下,我国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收集证据制度的主要缺陷在于缺乏相对人不配合调查时的制裁后果的规定,因而难以取得调查实效。同时,法院自行调查取证面临着动力不足和司法资源短缺的难题。律师调查令作为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探索可以弥补现行证据收集制度的前述局限,保障当事人调查取证的权利。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与借鉴域外立法的基础上,构建统一规范的律师调查令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提高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 [J].
霍海红 .
中国法学, 2016, (02) :258-279
[2]   如何设计司法?法官、律师与案件数量比较研究 [J].
张千帆 .
比较法研究, 2016, (01) :52-62
[3]   事实认定“难题”与法官独立审判责任落实 [J].
佀化强 .
中国法学, 2015, (06) :282-300
[4]   重提民事诉讼中的“庭审中心主义”——兼论20年来民事司法改革之轮回与前途 [J].
蒋惠岭 ;
杨小利 .
法律适用, 2015, (12) :2-8
[5]   我国民事庭审阶段化构造再认识 [J].
段文波 .
中国法学, 2015, (02) :81-107
[6]   中国民事诉讼不宜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J].
张立平 .
中国法学, 2014, (01) :227-242
[7]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 [J].
陈瑞华 .
法商研究, 2014, 31 (01) :73-84
[8]   “真伪不明”在我国民事证明制度中确实存在么? [J].
曹志勋 .
法学家, 2013, (02) :95-105+178
[9]   法系意识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J].
陈刚 .
法学研究, 2012, 34 (05) :40-43
[10]   民事判决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J].
李浩 .
现代法学, 2012, 34 (02) :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