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15
作者
曾洪扬
陈洪德
林良彪
胡晓强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构造层序; 晚三叠世; 川西前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三叠世是川西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的重要时期。根据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物探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以构造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的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该期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构造层序TS1始于印支运动第Ⅰ幕,川西地区处于浅海及海陆过渡环境,对应的地层是马鞍堂组和小塘子组。构造层序TS2包含须家河组二段—三段,此期龙门山地区开始形成以逆冲推覆作用为主的造山带雏形,为川西前陆盆地形成期,沉积环境为海陆过渡相。构造层序TS3为川西前陆盆地发展期,发育的地层为须家河组四段—五段,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逆冲褶皱成山,研究区为陆相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是控制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53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郭正吾等著, 1996
[2]  
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刘树根著, 1993
[3]   川西—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碎屑储集岩成岩作用 [J].
王宝清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1) :69-74+81
[4]   再议四川盆地西部坳陷深盆气 [J].
叶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09-114+120
[5]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研究 [J].
童崇光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90, (03) :9-17
[6]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姜平 ;
胡晓强 ;
纪相田 ;
叶黎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76-383
[7]   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组分及其古地理探讨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翟常博 ;
胡晓强 ;
李君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11-517
[8]   川东北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J].
高红灿 ;
郑荣才 ;
柯光明 ;
文华国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03) :38-45
[9]   须家河组砂岩组分特征与龙门山推覆体的形成演化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侯明才 .
天然气工业, 2007, (04) :28-30+148
[1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胡晓强 ;
纪相田 ;
姜平 .
地层学杂志, 2007, (04) :4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