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碎屑储集岩成岩作用

被引:14
作者
王宝清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关键词
储集性能; 成岩作用; 砂岩; 上三叠统; 川西—川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1 [碎屑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川西—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包括须家河组和香溪群;主要沉积相类型有河流三角洲、海湾、湖泊和冲积扇。上三叠统储集岩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少量长石砂岩组成。岩石碎屑颗粒含量81%95%,碎屑中有较多长石和岩屑,具低的成分成熟度和高的结构成熟度。原始孔隙度的45.0%77.5%是由于压实作用而丧失的。胶结作用对储层的破坏性仅次于压实作用,包括自生石英、长石、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沉淀。石英加大的深度可能大于1 800~4 080 m。受有机质影响,碳酸盐胶结物具较低的δ13C值(PDB),为-4.85‰2.91‰;由于淡水淋滤和深埋藏,有较低的δ18O值(PDB),为-16.97‰-7.86‰。溶蚀作用是对储集岩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以长石溶蚀最为常见。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无蒙皂石。镜质体反射率为0.81%2.48%,推测古地温大部分在85~160℃。储集岩成岩作用已进入到晚成岩作用阶段的中期。裂缝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由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影响大,溶蚀作用影响小,储集岩以低孔、低渗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81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组分及其古地理探讨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翟常博 ;
胡晓强 ;
李君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11-517
[2]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成岩作用 [J].
王宝清 ;
章贵松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6) :518-522+528
[3]   川西前陆盆地流体的跨层流动和天然气爆发式成藏 [J].
刘树根 ;
李国蓉 ;
李巨初 ;
徐国盛 ;
王国芝 ;
徐国强 ;
孙玮 ;
雍自权 .
地质学报, 2005, (05) :690-699
[4]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赵锡奎 ;
乐光禹 ;
刘顺 ;
李天斌 ;
宋鸿彪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32-438
[5]   三肇地区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储集层的成岩作用 [J].
王宝清 ;
徐文发 ;
刘站立 ;
孔繁忠 ;
常中原 ;
王春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82-87
[6]   龙虎泡地区高台子油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岩孔隙演化的影响 [J].
王宝清 ;
张荻楠 ;
刘淑芹 ;
周永炳 ;
金曙光 .
沉积学报, 2000, (03) :414-418+423
[7]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附视频 [J].
张金亮 ;
王宝清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6+60
[8]   四川盆地中西部三叠系重点含气层系天然气富集条件研究 [J].
罗启后,王世谦 .
天然气工业, 1996, (S1) :40-54+107
[9]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戴苏兰 ;
Dennis Arne ;
C.J.L.Wilson .
地质学报, 1995, (03) :205-214
[10]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澄林,朱筱敏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