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被引:37
作者
卢国庆 [1 ]
谢魁 [2 ]
刘清堂 [1 ]
张臣文 [3 ]
于爽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2] 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实验室
[3] 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行为; 智能标注; 相关性分析; 差异性分析;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21.06.011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已有的课堂教学行为采集存在劳动密集、分类模糊和编码复杂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伴随式采集、自动化智能标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西北地区某市三所学校的1201个常规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利用人工智能引擎自动标注课堂教学行为,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行为类型、规律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课堂教学各类行为的出现频率不等且相差较大,其中,读写、讲授、巡视行为占比较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占比较小;2)多数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其中,应答与生生互动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巡视、读写与其他行为存在负相关;3)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并非完全属于不同的成分;4)不同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5)不同类型课堂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人工智能时代挖掘课堂教学行为规律、改进课堂教学及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英语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监控与分析的实证研究 [J].
司治国 ;
杨卉 ;
王陆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10) :66-69
[32]   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 [J].
方海光 ;
高辰柱 ;
陈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10) :109-113
[33]   关于教学行为分类系统VICS的讨论 [J].
杨平展 ;
刘娟文 ;
罗平 .
教师, 2009, (06) :3-4
[34]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 [J].
顾小清 ;
王炜 .
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7) :18-21
[35]   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 [J].
宁虹 ;
武金红 .
教育研究, 2003, (05)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