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暴雨过程动力因子指示意义与预报意义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李琴 [1 ,2 ]
杨帅 [1 ]
崔晓鹏 [1 ,3 ]
冉令坤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6] 不详
关键词
四川暴雨; 动力因子; 诊断与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2010年8月18~19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一次引发了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暴雨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资料及0.5°×0.5°分辨率、每6 h一次的GFS(Global Forecast Model)预报资料,结合集合动力因子预报系统中的广义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质量散度、垂直螺旋度、质量垂直螺旋度、水汽垂直螺旋度、热力垂直螺旋度、湿热力平流参数、密度散度垂直通量、散度垂直通量、热力散度垂直通量、水汽散度通量、广义Q矢量散度等12个动力因子成员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研究,结果显示:(1)集合动力因子预报系统中的动力因子对此次降水落区诊断效果良好;(2)各动力因子区域均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都能表现出降水区域均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双峰形态,其中,广义Q矢量散度、水汽垂直螺旋度、热力垂直螺旋度、质量垂直螺旋度、垂直螺旋度与降水的相关系数较大(达0.9以上),对此次降水的诊断效果较好;(3)动力因子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5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21]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赵玉春
    王叶红
    [J]. 高原气象 , 2010, (04) : 819 - 831
  • [22] 一次华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水汽螺旋度和水汽涡度收支应用分析
    骆凯
    李耀东
    秦丽
    [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0, 33 (02) : 35 - 42
  • [23] 强降水过程中垂直螺旋度和散度通量及其拓展形式的诊断分析
    冉令坤
    楚艳丽
    [J]. 物理学报, 2009, 58 (11) : 8094 - 8106
  • [24] Diagnostic Analyses of the Modified Convective Vorticity Vector in Non-uniformly Saturated Moist Flow[J]. YANG Shuai1 and WANG Dong-Hai2 1 Laboratory of Cloud-Precipitation Physics and Severe Storms (LAC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LaSW),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03)
  • [25] 四川盆地西部暴雨对初始水汽条件敏感性的模拟研究
    卢萍
    宇如聪
    周天军
    [J]. 大气科学 , 2009, (02) : 241 - 250
  • [26] 近20年四川盆地大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蒋兴文
    王鑫
    李跃清
    陈栋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8, (S1) : 132 - 137
  • [27] 2003年8月“巴蜀夜雨”过程的模拟和分析研究
    卢萍
    宇如聪
    周天军
    [J]. 气象学报, 2008, (03) : 371 - 380
  • [28] 对流涡度矢量在暴雨诊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赵宇
    高守亭
    [J]. 大气科学, 2008, (03) : 444 - 456
  • [29] 地形影响下四川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葛晶晶
    钟玮
    杜楠
    陆汉城
    [J]. 气象科学, 2008, (02) : 176 - 183
  • [30] 福建省热带气旋暴雨落区完全预报方法
    蔡义勇
    刘爱鸣
    陈雪钦
    李白良
    [J]. 气象科技, 2006, (02) : 132 -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