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咸化湖泊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孙镇城
杨革联
乔子真
杨藩
李东明
景民昌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3]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甘肃敦煌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新生代; 钙质超微生物; 陆相咸化湖泊; 海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对我国西北和东北 (内蒙古东部 ) 36个地点的新生代—现代陆相咸化湖泊沉积中的 4 33块标本进行了采样分析 ,在其中 15个地点 38块标本中发现钙质超微化石 10个属 :Coccolithus,Reticulofenestra,Cyclicargolithus,Quadrum ,Discoaster,Gephyrocapsa ,Calcidiscus,Umbilicasphaera ,Cotonocyclus,Watznaueria等 ,多数为原地沉积 ,也有一部分属于再沉积来源。由此可见 ,不能笼统地把所有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都当作海相或海侵的证据。陆相咸化湖泊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特点是 :丰度低、数量稀少 ,属种分异度低 ,常与陆相喜盐水生生物共生。第四系和现代陆相咸化湖泊沉积中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属种往往是海相第四系或现代海洋中常见类型。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构造七心 1井中—上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岩心中 ,发现Reticulofenestrabisecta。这是始新世—渐新世海相沉积中标志化石。看来 ,利用钙质超微化石进行海、陆相地层对比探索已取得一定进展 ,但离“统”级的地层对比还有很大距离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苏北盆地阜宁组钙质超微化石由来初探 [J].
祝幼华 ;
钟石兰 ;
杨晓清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 (03) :268-273
[2]   咸化湖相有孔虫及其在古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J].
杨革联 ;
孙乃达 ;
景民昌 .
地质论评, 2001, (01) :70-74
[3]   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徐钰林 ;
孙镇城 .
现代地质, 1998, (01) :3-5
[4]   青藏高原甜水海地区第四纪有孔虫化石 [J].
李元芳 ;
李炳元 ;
王国 ;
李世杰 ;
朱照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7) :740-742
[5]   甘肃玉门非海相第四系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由来 [J].
钟石兰,勾韵娴,廖宁,孙镇城,赵福寿,胡令善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6, (04) :338-338
[6]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J].
叶淑芬 ;
魏魁生能源地质系 .
地球科学, 1996, (03) :35-39
[7]   泥河湾组有孔虫化石群的锶同位素研究 [J].
王世杰 ;
董丽敏 ;
林文祝 ;
李春来 ;
汪品先 ;
赵泉鸿 ;
吴锡浩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2) :2072-2074
[8]   弱海相性有孔虫群的特征及其代表的沉积环境 [J].
吴乃琴 .
第四纪研究, 1993, (03) :267-280
[9]   微体化石在海侵研究中的应用与错用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2, (04) :321-331
[10]   柴达木盆地盐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曾学鲁 ;
陈克造 ;
王蓓 ;
李瑜 .
石油学报, 1992, (02) :252-257+271